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23-09-20作者:点击数: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授权领域名称、代码及授权时间

授权领域名称:地质工程     代码:085217     授权时间:2003

二、领域简介

地质工程学科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工程学科历史悠久,是在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4年即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2000年获地质工程硕士授权点,2003年获得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在本学科领域和本地区中享有较高声誉。

经过长期建设,本学科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学术队伍,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学科点现配备有教学、科研人员34人,其中正高级17人,高级7人,讲师10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黄山青年学者1人。师资职称结构合理,学源与年龄结构良好,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本学科的中坚力量。

本学科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涉及土木、建筑、水利、交通、能源、材料、环境等领域中的主要地质工程问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与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研究项目。近年来的科研经费总额近4000万元。

本学科强调地质、力学及工程三者结合,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产学研结合、与土木工程密切结合的办学特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本学科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才。由于基础理论坚实、专业知识全面、工程概念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毕业生大多成为岩土工程与资源勘查方面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的主要技术骨干,深得社会好评。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研究生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三、培养目标

1)掌握地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2)掌握扎实的地质工程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的知识;

3)具有从事地质工程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地质工程测试技术;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高的沟通能力。

四、研究方向

1)矿产勘查技术与资源开发

2)特殊土工程性质与处治

3)工程地下水

4)岩土结构及边坡稳定性

 (5) 城市地下空间

 

五、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修业年限应适当延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

六、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

    (一)课程学习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

    (二)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

    (三)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四)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培养单位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五)导师指导是保证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培养单位应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

七、课程地图

地质工程课程地图

                      培养目标

研究生课程

1

2

3

4

5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英语

 

 

矩阵理论

 

 

 

数值分析

 

 

 

数理统计

 

 

 

随机过程

 

 

 

最优化方法

 

 

 

有限元分析原理

 

 

 

地质工程进展

工程岩土学

矿山地质与环境

 

 

 

工程地下水

 

 

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

 

公共实验

 

 

 

 

工程伦理

 

 

 

 

口语(英语)

 

 

学科前沿专题

 

文学与艺术欣赏

 

 

 

 

建筑艺术与文化

 

 

 

 

地质工程创新创业

 

 

地质灾害与防治

 

 

特殊土工程性质

 

 

工程地质 GIS

 

 

专门水文地质学

 

 

边坡工程与灾害

 

 

岩体工程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沉积学原理

 

 

高等地球化学

 

 

 

矿田构造

 

 

地质工程测试技术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学术交流

 

 

工作技术实践

 

 

专业实习与实践

 

 

八、课程关系图

九、实践能力标准

1)实验技能

2)工程设计能力

3)工程检测能力

4)工程监测能力

5)科学研究能力

6)创新能力

7)团队协作能力

8)社会实践能力

十、实践教学地图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型实践教学地图

实践能力标准

 

实践内容

实验技能

工程设计能力

工程检测能力

工程监测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

实验

公共实验

实训

论文写作

 

 

 

 

 

创新教育

学术交流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实习

创新实践

实践环节

助教、助管

 

 

 

 

 

十一、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体现本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要加强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75分,非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60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体现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工程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为16学分,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其他专业学位总学分需符合相关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要求)

类别

     

学时

学分

考核学期

考核性质

备注

考试

考查

 

 

 

 

学位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选修

一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必修

英语

60

3

 

 

 

矩阵理论

32

2

 

 

 

必修

(不少于两门)

数值分析

32

2

 

 

 

数理统计

32

2

 

 

 

随机过程

32

2

 

 

 

最优化方法

32

2

 

 

 

有限元分析原理

32

2

 

 

 

专业学位课

地质工程进展

32

2

 

 

 

 

工程岩土学

32

2

 

 

 

矿山地质与环境

32

2

 

 

 

工程地下水

32

2

 

 

 

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

32

2

 

 

 

 

 

 

 

 

 

 

 

公共实验

16

1

 

 

 

必修

工程伦理

16

1

 

 

 

口语(英语)

32

2

 

 

 

选修至少一门

学科前沿专题

32

2

 

 

 

文学与艺术欣赏

16

1

 

 

 

地质工程创新创业

16

1

 

 

 

专业

选修

地质灾害与防治

32

2

 

 

 

 

特殊土工程性质

32

2

 

 

 

工程地质 GIS

32

2

 

 

 

专门水文地质学

32

2

 

 

 

边坡工程与灾害

32

2

 

 

 

岩体工程

32

2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32

2

 

 

 

沉积学原理

32

2

 

 

 

高等地球化学

32

2

 

 

 

矿田构造

32

2

 

 

 

地质工程测试技术

32

2

 

 

 

补修本科课程

由导师根据其指导的研究生培养实际,自行选择补修本科课程

必修环节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不计入总学分

学术交流

 

1

 

工作技术实践

 

1

 

实践环节

专业实习与实践

 

6

 

5000字实践报告

 

十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业实习,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

1、  实践教学时间、学分

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须修满6学分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

2、  实践教学地点和内容

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或相关企业工程或生产现场进行,导师帮助所指导的研究生确定实践教学地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实践教学单位主要业务(主要生产产品);设计流程或生产工艺;设计、工艺原理;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工程和生产管理等。其他人文经管类学科应根据自身专业学位的特点参照实践教学主要内容的思想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主要内容要求

3、  实践教学报告及其要求

实践结束后,学生根据实践内容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单位的主要业务(主要生产产品);设计流程或生产工艺;设计、工艺原理;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实践教学单位技术或管理特色;技术或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对实践教学单位技术或管理创新方面的建议等。其他人文经管类学科应根据自身专业学位的特点参照上述实践报告内容要求的思想制定相应的实践报告内容要求。

4、  实践教学学分的认定:

实践结束后,由实践活动所在企业(单位)就研究生实践学习情况给出鉴定,并填写《合肥工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表》。将实践报告交导师审核,签字通过后,交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考核,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考核合格,实践记6学分。

十三、必修环节

1、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至少阅读150篇在研究领域内以行业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学习本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3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综述本研究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研究现状、水平、发展趋势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开题报告应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等。课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课题,包括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生产关键任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发等方面的课题。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迟应在第二学期完成文献综述,应在第二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2、学术交流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3次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3、工作技术实践

工作技术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生的课程教学、辅导、试验、实习的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辅导,也可以是厂矿企业、科研部门、工程单位的生产、科研技术或管理工作。

作为工作技术实践的一部分,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将硕士生担任助教或助管工作设立为1个学分的必修环节。要求助教所助课程学时(或累计)不少于48学时;助管工作量当量等同于助教工作量要求。

十四、学位论文

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不同专业学位类型的论文可以有一些相应的具体内容要求和形式要求,如建筑学专业、工程硕士MBAMPA、艺术专业、翻译专业、资产评估、工程管理、会计专业等。下面是工程硕士类论文的一些具体内容和形式要求:

1)       工程设计与研究类

  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符合规范。

  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       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类

  能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推导、分析严密完整,实验方法科学,数据可信。

  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

  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适用性。

3)       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类

  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

  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

  应有调试、测试乃至应用结果和评价。

4)       工程管理类

  应有明确的生产与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收集与统计的数据充分、可靠。

  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校内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且专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十五、论文答辩要求和学位授予

1)       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2)       学位论文正文不少于3万字,撰写格式参考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关规定。

3)       论文开题报告和中期阶段报告。

4)       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

5)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

十六、其他说明

对于跨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至少2门本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并通过考试,但不计学分。可选择的补修本科核心课程包括:土质学与土力学、岩体力学与工程、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地基处理(I)、混凝土结构原理、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基础工程、构造地质学、矿物学、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地球化学、地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