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地下水勘探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和地震法。研究表明,由于震电效应,地震波在非饱和带与含水层的界面处会产生震电信号,这一特性为含水层探测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如何利用震电信号进行含水层成像缺乏有效的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高永新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者合作,提出了一种震电成像方法。该研究指出,多源激发产生的共接收点震电道集类似于地震爆炸反射道集(图1),对来自含水层界面的共接收点震电道集进行地震偏移处理即可实现对水层界面成像(图2)。通过对二维模型理论合成数据以及实验室内物理模型的实验数据进行测试,验证了该震电成像方法的有效性,为利用震电信号进行地下水勘探提供了新的方法。
该成果与2024年11月发表于地球物理领域顶级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博士生刘娇阳为论文第一作者,高永新教授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军教授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朱铁源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4084)的支持。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球物理研究快讯)为地球科学类综合性期刊,“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以快速发表地学领域有广泛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特点,是国际地球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
原文论文链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4GL112534
(Liu, J., Gao, Y., Wang, J., Zhu, T., Ding, P., Zhou, G., & Li, S. (2024). Seismoelectric imaging of aquifer interface: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1, e2024GL112534. https://doi.org/10.1029/2024GL112534)
图1 震电转换示意图
图2 含水层模型、合成数据和成像结果
文:高永新 审核:胡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