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
  • 学工系统

心理健康

心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灵百科 > 正文

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

发布时间:2021-04-06    作者:    来源:《壹心理?    浏览:    打印

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

01 阐述定义


  如果说学完心理学之后,有什么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皮格马利翁效应一定是其中之一。

  作为心理学十大经典效应之一,它和我们的人际关系、亲子教育、自我实现密切相关。

  这个神奇的效应还有好几个名字,罗森塔尔效应 (Rosenthal effect)/“自我实现的预言”之积极版/“期待效应”,还有音译翻译产生的几个名字,比如“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

  虽然换上不同的马甲,但马甲下的本质并未变。

  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指的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给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可以使ta进步的更快;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也容易使ta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02 背景/来源

  相比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名字,罗森塔尔效应 (Rosenthal effect)这个马甲更为大家所熟知。因为最初提出这个效应的人,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

  先让我们把时间往回调,看看这个效应有着怎样的前世。

  在古希腊寓言中,有一个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他性格孤僻,但又非常寂寞,他渴望能有一个美好的女性能来做他的皇后,但他根本看不上任何一个国民。

  也许是太过寂寞,这位国王开始用象牙制作雕刻。日复一日的练习和打磨,终于有一天,他雕刻出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雕塑,他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完美的作品,并为她取名盖拉蒂。

  皮格马利翁与盖拉蒂每天生活在一起,他为她穿衣打扮,向她吐露心声,但雕塑并不能回应人的感情。绝望的国王向爱神阿芙洛狄忒祈祷,希望爱神可以赋予雕像生命。

  而皮格马利翁的诚意感动了阿芙洛狄忒,盖拉蒂由雕像变为了人,国王和她结为连理,恩爱度过了一生。

  这是一幻想得偿所愿的寓言故事,让梦想成真的关键在于国王强烈的愿望,人们由此引申和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只要你投注在某人身上的期待足够强烈,这份期待就会成真。

  那么,这个效应在真实中也存在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1986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Jacobson)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进行了试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总共挑选了18个班的学生参与测试。他们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关于“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测验结束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告诉他们名单中是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这份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出来的,两位心理学家根本没有看那个所谓的“趋势测验”的结果,测验本身也只是一个幌子。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出现了:那份名单上的学生,在学年结束的时候均在标准智商测验中至少提高了10分,并且学习有了显著的进步,自信心更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与他人交往。

  整个试验中,学生本人并不知道测验结果,只有教职人员们知道,因此实验变量就是教职人员的情绪、态度、语言。

  罗森塔尔提出一个词,叫“权威性谎言”。

  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就是“权威性谎言”,列入给校方的随机名单中的学生为实验组,没有列入的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结果是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差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导致实验结果的原因,是一种“权威期待的力量”。

  这种权威的期待会通过有权力、威望或者掌握资源方对于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改变人与人之之间互动的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像是有人发出了一个预言,就会有一种神秘无形的力量在暗中摆布着命运,使事情朝着预言中预期的结果发展。

  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常被称为“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03 相关案例

1.


  二战时期,每个著名的将领乔治·巴顿号称“铁胆将军”,粗鲁、野蛮是他在战争中留给后人的印象,作为统帅人物,巴顿将军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他的尚武精神激励部下,用他的个性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向前。

  巴顿将军从激发将士的荣誉感、自豪感入手,振奋起他们昂扬向上、奋力杀敌的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可期望的人。

  在诺曼底战役前的参谋回忆,在盟军即将登陆西西里岛的大战前夕,巴顿将军多次激励士兵:“这一次,你们将参加有史以来最激励的竞争,你们要赢得最伟大的荣誉!”

  最终,巴顿麾下的士兵们克服了恐惧和慌乱,成为了巴顿将军所期望的荣誉感、自豪感兼备的勇士。


2.

  研究员Ulrich Boser为美国进步中心撰写过一篇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力量》文章,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赫芬顿邮报上,其中这样写道: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教师期望值较高的10年级学生,比教师期望值较低的学生,毕业的可能性要高出三倍之多。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与该学生的毕业率有着很强的预测关系。

  研究尚不能确定是否是教师期望直接影响了大学毕业率之间,因为对学生期望比较低的老师,本身也可能会倾向性选择那些不太可能成功的弱势学生。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研究结果对教育机构的启发,是需要提高教学系统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并且希望在各个教育机构的细则制定,可以为这样的期望值创造更好的环境。


04 个人见解

  皮格马利翁效应经常被应用在教育和企业管理领域。

  之所以期待终成真,部分原因可能是人们对自我的觉知,部分依赖于社会、权威、信任的人对自己的期望,在期望之下形成自己的内心需求。权威的期待会带给我们积极的信念,积极的信念带来积极的行为,而积极的行为常常可以带来积极的结果。

  而对于个人来说,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提醒我们,一个人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影响,学校教育中老师的影响,成长过程中各种权威形象的影响。

  我们需要适当反思自己,那些所谓“我的想法”、“我的认识”、“我的自我感知”,真的来自“我”吗?尤其当我们感受到焦虑抑郁时,往往是因为外界附加于我们的价值条件,与我们真实的内心意愿相冲突,内心过度耗竭影响了情绪。

  同时,我们还可以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的想法终究能实现,相信事情很大程度能够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不是简单的阿Q精神,它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