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风采

雨过清明,情暖人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03  阅读次数:

伴随着疫情的紧张氛围,清明节就要到来了。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一、清明节中的活动习俗

1.祭祖:清明祭祀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拜祭,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

2.踏青:亦为春日郊游。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所以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这也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与春祭并存的古老主题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4.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5.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二、清明节的饮食习俗

1.青团:青团又称清明饼、清明粑、艾叶粑粑、清明果、清明粿、艾叶糍粑、艾草糕、清明团子等。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2.螺蛳:清明前后,螺蛳最为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3.社酒: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4.杏粥:就是杏仁粥。和粥饧不同,是不加糖的,而且杏仁是放进锅里跟米一起熬煮的。从两晋时期,人们就在三天的寒食节吃醴酪,醴酪就是将杏仁捣碎,掺米麦一起熬的粥;到了唐代,也在清明节喝杏粥。这种习俗到了宋代寒食、清明合流之时,被宋人传承了下来,陈仲谔在《送新茶李圣喻郎中》诗里说的“打成寒食杏花饧”,就是清明喝杏粥。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很多人选择勇敢“逆行”,他们不惧风险,毅然坚守在防控第一线!他们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即使是清明节,依然有许多一线医护人员无法与家人团聚,正是因为这些逆行者,我们才可以战胜疫情!清明贵在缅怀,重在平安,疫情当前,我们仍要保持警惕,祝大家清明节快乐!




上一条:“青年大学习”学习小课堂

下一条:“青年大学习”学习小课堂

关闭

电话:0551-62901285邮箱:spxy@hfut.edu.cn

邮编:230601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翡翠路420号

扫一扫

学院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