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春献力促振兴 青年有为谱新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队赴砀山县开展实地调研

2024-08-20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有志青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砀山县依托“人才归宿”活动,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促使广大青年学子的光与热传递到田间乡野的每一寸土地之上。76日至711日,合肥工业大学“乡”青年全面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实践团队赴砀山县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古韵承千年  文化启未来

若要深刻领悟一方水土的灵魂,必先穿越时空的长廊,轻抚历史的脉络。7月7日,团队前往砀山县博物馆参观学习,在砀山县博物馆李馆长的带领介绍下,实践团队的同学们逐步建立对砀山县的全方位认知,了解了砀山县千年历史,在探寻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累积,更能在这份厚重中,找寻到属于这片土地独有的韵味与风情。



7月8日,合肥工业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对接会暨主题团日活动在县委第二会议室举行。在这场对接会主题活动中,砀山团县委同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



随后,团队成员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青春沙龙”。围绕农业与科技的交融发展,从硕果累累的梨园到日新月异的工业变革,再到电商浪潮下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两校学子踊跃发言,饱含激情地分享了连日来的宝贵经历与深刻感悟。




文化与经济齐飞  蓝花共青梨一色

接下来的几天里,实践团队走进梨树王景区,感受百年树王的历史沉淀,用“以双脚丈量土地”的方式看到砀山最引以为豪的产业。百年老梨树的丰饶,成就了这中国梨都,也是砀山走向世界梨都最硬的底气。而千年砀城不仅物产丰盛,文化更是底蕴深厚。

一衣蓝花印,六代苦相传。7月9日,团队驱车赶往当地蓝印花布手工艺传承基地学习,了解非遗文化背景故事,做好文化传承工作。“每一方布都是有温度的,它蕴含着精益求精的手艺,更包含了传承百年的鲜活文化。”非遗传承人胡玉民如是诉说。活动中,青年学子认真聆听,二十多道制作工艺浮现于眼前;当刻刀触上印花板的那一刻,似与代代古人共通其间奥秘。



新兴产业扬帆起  企业领航振乡新

壹度品牌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最初仅为一家示范店,发展至今,‌已成为砀山县连锁经营规模最大的商贸企业,加盟店‌遍布淮海经济圈的多个地区。

怀着对公司青年人才发展现状的好奇,7月10日上午,团队抵达了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经理许银带领团队参观了公司大楼与仓库,并详细讲述了公司管培制度给青年人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许经理的讲解,团队成员对现代新型连锁便利店运营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实践团队对企业在促进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发挥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新兴企业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了一个坚实平台,不仅促进了振兴中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当天下午,同学们乘车奔赴程庄镇“吊蔓西瓜”基地,在负责人魏瑾瑾的带领下了解了“吊蔓西瓜”的种植历程。魏瑾瑾讲述了她的创业故事,经历多次尝试最终成功将“吊蔓西瓜”在当地培育出来,丰富了当地西瓜种类,提高了质量,更为程庄镇打造优秀高端农产品,高度响应砀山县打造一镇一品的号召。



老牌字号根基固  企业深耕兴乡路

随后实践团队赶往龙润堂有限公司,梨膏为其公司的主要产品,从唐朝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传承历史,具生津止渴、润肺清心的功效。作为砀山酥梨深加工的龙头企业,龙润堂有限公司传承了梨膏古法熬制,并结合现代科技,开创了一条智能化数字化的酥梨全产业链。此次参观让实践团队进一步理解龙润堂“绿色”“健康”的产品理念。夯实“绿色家底”,提高产业“含绿量”才能提升发展“含金量”,让老字号守住根本品质,坚守匠心工艺,以创新赢得市场,重新焕发生机。



在此次实践中,实践团队切实做到了找准实践“切入点”、把握实践“着力点”、夯实实践“落脚点”,真正做到了不做游客、不当看客、不成过客,在服务砀山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实学实干,让韶华赋能乡村振兴;在感悟砀山企业发展成就中开阔视野,努力上好学理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绽放青春之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熊思怡、陈奕豪、严凯健/图文  余琛、焦陈丰/审核)


阅读 10 次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