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23-09-20作者:点击数: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基本情况

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科代码:0830;获得时间:2000年。

二、学科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1987年设立,1998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环境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2002年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18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利用合肥工业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融合了地质学、地理学、给排水、化学、生物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已形成了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环境化学与过程污染控制、环境生态与污染修复、土壤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建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一体的学术研究基地,在区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地下水污染模拟与修复、工业园区水污染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以及环境纳米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领域成果突出。

本学科拥有安徽省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及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研究课题;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三、培养标准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具有扎实和宽广的环境科学和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及专业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可在高等院校、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

较为全面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科研诚信、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严格遵循学术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各类环境科学现象和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

2、课程学习与知识结构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环境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常用的工具性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1)政治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知识。

2)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一般应根据具体研究方向,修读应学习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通过学习,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应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技能,具备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能力。

3)外语。硕士研究生必须学习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其他知识。硕士研究生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认识环境问题特征和规律,环境工程研发、设计、施工与管理,环境污染物监测与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整理、归纳、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知识产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

5)其它必修环节。硕士生在学期间还应完成科学与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等相关培养环节。

3、学术素养与学术道德

1)学术素养。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工作的才智、涵养和创新精神。开展硕士论文研究,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认知范围,推动专业发展和成果应用。硕士研究生必须了解本学科已有知识产权,不得对他人知识产权造成侵害。

2)学术道德。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恪守学术规范,遵纪守法,做到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护知识产权,严谨治学,探求真理,维护科学诚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认真执行学术刊物引文规范,严禁弄虚作假。

4、学术能力

1)系统综合能力。能够系统地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集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多种手段,能够运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分析与解决问题。

2)获取知识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了解本学科专业前沿研究成果,熟悉专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应用前景与存在问题等。

3)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应具备一定的开展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应能通过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扎实的实验基础知识和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能力;能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的能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依据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科研中遇到的问题。

4)学术交流能力。应具有学术交流能力,能够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

四、主要研究方向

1、环境科学(083001

本学科方向以人类环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与技术揭示环境中的物质,特别是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蓄积的过程、运行规律及其对生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管理措施,以期为应用综合措施保护环境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污染物环境过程、环境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环境分析化学与应用、物质循环与环境效应、环境微生物与污染控制、水环境与水生态演变、环境与资源管理、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等。

2、环境工程(083002

本学科方向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物特征分析,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等方法对各类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以期防止、减轻直至消除污染,为环境工程实践与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场地污染控制与治理、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功能材料与污染控制、流域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等。

五、学制及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学期。总学分为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为16-18学分。

 

六、课程地图

本着培养环境科学和工程相关教学、科研、管理和应用的专业高级人才的宗旨,确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恰当合理,课程内容设计和安排将学科基础性和发展的前沿性并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地图

培养目标

A

B

C

D

E

F

政治思想素质

系统综合能力

获取知识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

实践

能力

学术交流能力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英语

 

 

 

 

矩阵理论

 

 

 

数值分析

 

 

 

数理统计

 

 

 

随机过程

 

 

 

最优化方法

 

 

 

环境统计分析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环境功能材料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环境规划与管理

 

 

公共实验

 

 

 

论文写作

 

 

 

口语(英语)

 

 

 

 

文献检索

 

 

 

 

环境化学原理

 

 

碳排放核算方法学

 

 

 

文学与艺术欣赏

 

 

 

 

建筑艺术与文化

 

 

 

 

工程伦理

 

 

 

 

现代测试技术

 

 

环境催化原理与应用

 

 

环境工程设计

 

 

 

MATLAB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新型污染物的样品分析与污染控制

 

 

 

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估

 

 

 

碳资源循环科学与技术前沿

 

 

 

环境评价与决策

 

 

 

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地下水防治与工程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

 

 

 

现代工业水处理与资源化

 

 

 

文献阅读

 

 

开题报告

 

 

学术交流

 

 

实践环节

 

 

 

 

七、课程关系图

八、实践教学地图

本专业主要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包括:

1)熟练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具有了解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和进展的能力。

2)具备环境样品采集、检测和数据分析能力。

3)具有系统分析、实验设计、开发、创新能力。

4)论文报告等撰写与汇报交流能力。

5)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包括生产、施工现场、设计等方面的科研活动,提高动手和实践能力。掌握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的方案设计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地图

核心能力课程

培养目标

课程名称

文献检索与信息获取能力

样品采集、检测和数据分析能力

系统分析、实验设计、开发、创新能力

论文报告等撰写与汇报交流能力

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前沿

 

 

环境功能材料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现代测试技术

 

 

环境催化原理与应用

 

环境工程设计

 

MATLAB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新污染物的样品分析与污染控制

 

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估

 

碳资源循环科学与技术前沿

 

 

环境评价与决策

 

 

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

 

现代工业水处理与资源化

 

文献阅读

 

开题报告

 

学术交流

 

实践环节

 

九、课程设置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总学分为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为16-18学分)

类别

     

学时

学分

考核学期

考核性质

备注

考试

考查

 

 

 

 

学位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选修

一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必修

英语

60

3

 

 

矩阵理论

32

2

 

 

必修

(不少于两门)

数值分析

32

2

 

 

数理统计

32

2

 

 

随机过程

32

2

 

 

最优化方法

32

2

 

 

环境统计分析

32

2

 

 

 

专业学位课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

32

2

 

 

一级学科学位课(选修不低于4学分)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前沿

32

2

 

 

 

环境功能材料

32

2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

32

2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32

2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32

2

 

 

环境规划与管理

32

2

 

 

 

 

 

 

公共选修课

公共实验

16

1

 

 

必修

论文写作

16

1

 

 

 

口语(英语)

32

2

 

 

选修不少于1

文献检索

16

1

 

 

 

环境化学原理

16

1

 

 

 

碳排放核算方法学

16

1

 

 

 

文学与艺术欣赏

16

1

 

 

工程伦理

16

1

 

 

专业

选修

 

现代测试技术

16

1

 

 

 

环境催化原理与应用

32

2

 

 

环境工程设计

32

2

 

 

MATLAB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32

2

 

 

新污染物的样品分析与污染控制

32

2

 

 

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估

32

2

 

 

碳资源循环科学与技术前沿

32

2

 

 

环境评价与决策

32

2

 

 

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32

2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

32

2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

32

2

 

 

现代工业水处理与资源化

32

2

 

 

补修本科课程

由导师根据其指导的研究生培养实际,自行选择补修本科课程

必修环节

文献阅读

 

1

 

 

不计入

总学分

开题报告

 

1

 

 

学术交流

 

1

 

实践环节

 

1

 

十、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阅读至少200 篇研究领域内的国内外文献(外文文献不少于30%),深入了解、学习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技术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10000 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及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和预期效果等内容。

硕士研究生应于第二学期完成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答辩通过后准予开题。

3、学术交流与思想教育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不少于 8次学术活动和思想教育活动,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每次学术活动或思想教育要有 500 字左右的总结报告。

4、实践环节

1)工作技术实践

工作技术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生的课程教学、辅导、试验、实习的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辅导,也可以是厂矿企业、科研部门、工程单位的生产、科研技术或管理工作。

2)创新实践

创新能力培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应依托科研平台,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和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参加各类竞赛和其他创新实践活动。

十一、培养方式与方法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本学科研究方向讲师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研究生导师任组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学风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和实践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所在学术方向的学术交流活动。科研活动中,要求学生团结互助,发扬团队精神。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全程参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硕士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学位论文的指导等。

2)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应在一年内完成,专业类课程教学形式应以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为主。

3)硕士研究生应自主完成各个培养环节。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

4)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还应在学院范围内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听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

5)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学院或担任导师的助教岗位,以提高实践和专业工作能力。

6)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践行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十二、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需要符合严格的规范性和质量要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导师应引导硕士研究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表现出研究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选题。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查阅文献、收集和整理资料,从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面向资源循环利用等经济主战场,面向科技前沿方向,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科技开发项目相衔接,同时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开创性选题工作。

2、科研时间。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即提交开题报告至论文预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年。

3、规范性要求。

1)过程规范。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以及最终论文成稿和答辩等各个环节。文献综述应基本掌握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能明确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开题报告确定的选题应属于本学科专业有关研究方向的基础或应用研究内容,对学科发展或工艺研究与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部分应有不少于一年的专门研究工作量,并取得一定成果。

2)内容规范。论文内容一般包括6个部分:摘要、绪论或文献综述、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内容应如实反映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工作。要确保研究数据客观准确,文字表达通顺,合理使用图标等多种表达形式,研究内容全面,得出的结论逻辑正确。

3)格式规范。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用中文撰写,如果用英文撰写,必须提交详细的中文摘要。引用他人材料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要予以表明。硕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字数不少于3万字,字体、大小、图标、参数、符号等格式上的规定必须严格遵从《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4、质量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明显的学术意义或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实用价值。论文作者应在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工作特点,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

5、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中要求的课程学习任务,达到培养方案要求,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外专家盲审制度,审核通过后可以申请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课程考核合格和学分满足要求是毕业的基本要求,课程不合格或学分不达要求不能进入答辩环节。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应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在北大核心以上(含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发表(含录用)与学位论文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

有关学位论文答辩流程、成绩评定和学位授予等按照我校相关管理办法和要求执行。

注:上述学术论文不包括会议论文、综述性论文、摘要、增刊等。各类学术成果的个人与单位署名等,均应符合《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中的相应要求。在新刊物发表论文及其他未尽事宜由学位分委员会认定。

十三、其他说明

1)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开题报告、论文盲审、答辩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和学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2)硕士研究生应遵守的学术道德要求:尊重他人的科技劳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研究伦理,恪守《合肥工业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诚实守信,学风严谨;遵守论文写作规范,严禁任何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擅自使用他人署名、他人实验数据或未公开的学术成果,未参加创作而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反对投机取巧,敢于同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不良的学术风气作斗争,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不做违背国家各项法纪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