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平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出生日期:1990-08-19

电子邮箱:

入职时间:2019-07-15

所在单位:测量工程系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屯溪路校区纬地楼717办公室

性别:男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个人简介

李水平,男,1990年8月出生,湖北咸宁人,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代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北斗GNSS、InSAR)及其在地壳变形、灾害监测及地震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合肥工业大学学术新人提升计划等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曾十余次前往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和新疆天山等地开展野外观测与科学考察,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Tectonophysic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Earth and Space Sciences、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Acta Geophysica、Remote Sensing以及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SCI/EI论文12篇。荣获合肥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工科组一等奖(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2021年)、安徽省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2024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奖二等奖(2020年)、安徽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1年)。主要讲授《GNSS测量原理与应用》、《测绘程序设计》、《智能测绘》等专业核心课程,参编专业教材1部,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担任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等多个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智能大赛等学科竞赛并荣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十余项,培养的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每年计划招收测绘科学与技术方向学硕/专硕1~2人,欢迎具有一定测绘、遥感基础并对卫星大地测量及其地学应用感兴趣的学生报考。


研究方向

  1. GNSS与InSAR遥感技术

  2. 地质灾害影像大地测量监测与评估

  3. 地震破裂过程的GNSS/InSAR联合反演

  4. 喜马拉雅及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004001,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三江并流区断层活动及应力积累特征的GPS、水准数据融合研究,2021-2023,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4012,基于大地测量多源数据研究珠峰地区现今垂直构造形变时空特征,2023-2026,合作单位

3. 科技部武汉引力与固体潮野外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WHYWZ202107,基于GNSS观测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现今地壳运动模式研究,2021-2023,主持

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ED2020-4-2-E,基于3D粘弹性理论的MHT震间闭锁模型研究,2020-2021,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1071,青藏现今变动三维速度场及大陆板块汇聚变形的运动学,2018-2022,项目骨干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4015, 2015年尼泊尔地震影响珠峰地区垂向变化的大地测量监测及反演研究,2017-2020,项目骨干

7. 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SMIL-2021-04, 震间粘弹性耦合模型研究, 2021- 2022, 主持

8. 合肥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启动专项,JZ2020HGQA0140,2020-2022,主持

9. 合肥工业大学学术新人提升B计划项目,JZ2022HGTB0268,2022-2023,主持


代表性论文

[1] Li, S., et al. Geodetic imaging mega-thrust coupling beneath the Himalaya. Tectonophysics, 2018, 747-748: 225-238 (SCI)

[2] Li, S., et al. The 2019 Mw 6.4 and Mw 7.1 Ridgecrest earthquake sequence in Eastern California: Rupture on a conjugate fault structure revealed by GPS and InSAR measurements.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20, 221(3): 1651-1666.(SCI)

[3] Li, S., et al. Present-day fault kinematic around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and probable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perturbation following the 1950 Mw 8.7 Assam earthquak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22, 238: 105396-105396. (SCI)

[4] Li, S., et al. Source Model of the 2023 Turkey Earthquake Sequence Imaged by Sentinel-1 and GPS Measurements: Implications for Heterogeneous Fault Behavior along the East Anatolian Fault Zone. Remote Sensing, 2023, 15, 2618.(SCI)

[5] Li, S., et al. Interseismic Coupling in the Central Nepalese Himalaya: Spatial Correlation with the 2015 Mw 7.9 Gorkha Earthquake.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2019, 176(9): 3893-3911. (SCI) 

[6] Li, S., et al. Geodetic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 of the coseismic and postseismic deform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2020 Mw 6.5 Monte Cristo earthquake. Earth and Space Science,2021, 8, e2021EA001696. (SCI) 

[7] Li, S., et al. Interseismic Coupling beneath the Sikkim–Bhutan Himalaya Constrained by GPSMeasurement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train Segment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y. Remote Sensing, 2020, 12(14): 1-21. (SCI)

[8] Wang, X., Li, S.*, et al. Interseismic strain accumulation across the Tuolaishan–Lenglongling segment of the Qilian–Haiyuan fault zone prior to the 2022 Mw 6.7 Menyuan earthquake from Sentinel-1 InSAR time series. Acta Geophysica. 2024. (SCI) 

[9] Tao, T., Chen, H., Li, S. *, et al. Interseismic FaultCoupling and Slip Rate Deficit o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Segments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Based on Anhui CORS Measurements. Remote Sensing. 2022, 14, 1093. (SCI) 

[10] 李水平. 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D]. 中国地质大学,2019. (校优秀博士论文)

[11] 李水平,王琪,陈刚*,乔学军,杨少敏,何平,陈超. 尼泊尔 Mw7.9 级地震同震垂直位移与断层运动模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 42(10):1439-1496.  (EI)

[12] 李水平,陈刚*,何平,丁开华,陈云锅,王琪. 2015年尼泊尔地震同震滑动及震后余滑的三角位错模型反演[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44(12): 1787-1796.  (EI)

[13] 陶庭叶,丁鑫,李水平*,何蓉,陶征广. 联合日时变重力与GNSS反演地表负荷形变对中国及周边区域影响[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   (EI)

教育经历

[1]   2009.9-2013.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测绘工程 本科(学士)

[2]   2013.9-2015.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硕士学位 导师:陈刚 教授  |  硕士研究生

[3]   2015.9-2019.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球物理学  |  博士学位 导师:王琪教授、陈刚教授  |  博士研究生

[4]   2019.1-2019.4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  地球行星与空间科学系  |  合作导师:沈正康 研究员  |  联合培养

工作经历

[1]   2023.1-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   2019.7-2022.12

合肥工业大学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  讲师、硕士生导师

其他联系方式

  •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