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中央经常讲、反复提“两个务必”,围绕改进作风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背离“两个务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一套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我看,从主观上说,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对坚持“两个务必”既没有端正思想认识,也没有打牢思想基础。《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013年7月11日、12日),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70页
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我们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以为把眼前存在的作风问题从面上解决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这是改进作风的一个重要着眼点。《领导干部要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2013年8月31日)
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捞资本、谋升迁,不惜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甚至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为自己和小团体谋取私利,甚至到了欲壑难填、蛇欲吞象的地步,其中的动因不就是一个“私”字吗?有人说,现在不要讲“大公无私”了,因为干部的合理合法利益也要承认、应该是“大公有私”。这是一个谬论!干部合理合法的利益当然要承认,也要保障,但这同私心、私利、私欲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查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讲了,我们党还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吗?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吗?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党的干部,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3年9月23日-25日)
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产生的。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3页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没有了这些,就是无本之木。我们整个道路、理论、制度的逻辑关系就在这里。我们八千六百多万党员要团结一心、风雨不动,首先要把这个本立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源于这个理想信念。立忠诚笃信之志,就是要坚定这个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不是空泛的,要针对可能面对的具体问题,比如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口口声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执行中央精神,实际上自己搞了一些变通,合己意则执行,不合己意则变通。要对照这些具体表现来坚定理想信念。《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
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照,衣冠要随时正,有灰尘就要洗洗澡,出毛病就要治治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4-95页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5-96页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57页
“三严三实”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做到严和实,最难最核心的是如何对待自己。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在入党宣誓时都说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只有按照这样的标准和境界来修身、用权、律己和谋事、创业、做人,我们才能把人做好、把官当好。《在中央政治局“三声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8日、29日)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我们既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更要睁大火眼金睛,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把它们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少。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65页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122页
要固本培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偏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正确处理是和非、公和私、得和失的关系,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134-135页
长期实践证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19-520页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路线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7年2月13日)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8年3月10日),《人民日报》2018年3月11日
中医上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家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为官,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的讲话(节选)》(2018年8月17日)
我们把加强党性锻炼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手抓思想、塑形象、立标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一手抓警示、明底线、促敬畏,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养正气、祛邪气、固根本。《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1月11日)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2019年3月1日),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266-267页
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2019年3月1日),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267-268页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要涵养政治定力,炼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2019年3月1日),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269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共产党人只有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时常叩问和守护初心,及时修枝剪叶、补钙壮骨,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在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9年12月26日、27日),《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8日
我经常讲,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党章,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言,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党章要放在床头,经常对照检查,看看自己做到了没有?看看自己有没有违背初心的行为?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0年1月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99页
我们抓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根本是要防范化解思想涣散、纪律松弛风险,使全党自觉而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时时刻刻向党中央看齐,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现在突出的问题是,有的缺乏担当精神,工作懈怠、怕苦畏难、敷衍塞责;有的在复杂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毅力不足,吃劲岗位顶不住、关键时刻扛不住;有的口号响亮、应景造势,只动口不动手;有的对党中央部署要求照本宣科,不能密切联系实际贯彻落实;有的等党中央有批示了才动一动,没批示就不作为。我作批示是守住最后一道防线,难道我不作批示工作就不干了吗?!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善于把握政治大局,政治站位上去了,抓落实才会坚决有力。《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月22日)
我常说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自己认为坚定就坚定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而且这种考验是长期的,很多时候也是严酷的,是要终其一生的。《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2021年9月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23页
长期以来,我们党有一个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没有二话、毫无怨言。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发扬这种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现在,有的干部只愿意待在“北上广”,不愿意到“新西兰”。这种态度就不能说是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了。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而不是拈轻怕重、挑肥拣瘦、患得患失、讨价还价。在党组织安排的工作面前犹犹豫豫、想这想那,这样的干部是不能重用的!到了关键时候是要出问题的!《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2021年9月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25页
强党性,就是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4月3日),《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432页
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要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二〇二四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的指示(2024年3月1日),《人民日报》2024年3月2日
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24年12月26日、27日),《人民日报》2024年12月28日
来源:《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