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生命科学学院:不忘初心 争创一流

作者:赵东保 万师强 苗雨晨 来源:河南大学报 已访问:责任编辑:万合利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河南大学顺利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生物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消息传来,我院师生、校友和关心支持我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无不欢欣鼓舞、争相呼告。

三十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与支持,更是鞭策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生命科学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围绕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认真研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建校105周年暨学科建设工作会的讲话精神,明确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基本职能为根本着力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科研改革、管理改革,加快内涵式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重点做好: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担负立德树人使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生物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深化“菁英计划”、实施“明德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国际夏令营计划”和“国际课程和双向交流计划”。

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访学制度,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完善质量监控,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健全质量评价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攀登计划”、全员导师计划、名师沙龙等举措,加大人才培养在教师考核中的权重,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二、积极推进科研建设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深化学科研究领域。构建以首席科学家为核心、以创新团队为基础、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纽带的科研创新组织体系。学科带头人宋纯鹏团队打造了“逆境生物学”这一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领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为生物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现有平台和学科优势,围绕逆境生物学、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协同攻关,提升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能力水平。同时,在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种质资源创新、生态及精准农业等方面,发展多学科融合的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

实施科学研究创新计划。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以生物学学科为基础,汇聚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引导学科交叉,优先发展有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和前沿方向。

创新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型,建立多元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方式的学科评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价机制。设置分级分类考核与奖励标准,激发创新活力。

三、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实施科学普及推进计划,提供决策咨询。利用学科特色优势,建科普基地、编科普材料,围绕转基因、食品安全生产等民生高度关注领域开展科普推广,提升大众的科学认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和培训,编写政策咨询报告,为政府部门制定规划和决策指导提供咨询建议。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启动微生物发酵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程;持续推动农作物新品种创制工程;完善农作物安全生产监测与保障工程;建立区域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预警和保障系统,提高区域作物安全生产能力。

四、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革新人事治理。以人事聘用、薪酬分配、学科经费自主使用权扩大等改革为突破口,制定一流学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设立杰出人才专项资金,围绕学科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引进和培养学术领军人才以及青年学术骨干。采取国际终身教职聘用和管理模式,引入国际评估,实行竞争激励机制。

加强学术团队建设。以学术领军人才为核心,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引进和培养富有创新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加强科技支撑人才体系建设,增强团队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国际联合,实施青年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支持青年博士到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实验室与一流科学家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集聚一批甘于奉献、专业水平高、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新进教师职业素养培养,发挥教学督导组的指导作用,激发创新激情和活力,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五、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充分发挥“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即“111计划”)的作用,加强人才引进和国际合作。引进国际知名专家,全职或兼职引进海外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建立国际性学术团队。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探索团队建设的国际化新模式,突出项目合作成效,促进国际科研团队建设。针对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主导或参与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加大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力度,提升国际学术影响。成立生物学学科国际学术委员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适时开展国际学术评估,宏观指导学科发展方向。

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国际知名学校合作,逐年提高联合培养本科生力度,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鼓励招聘和培养国际博士后。以授予双学位和共同承认学分等形式,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提供多元化、跨国家和多学科交叉的培训和研究环境。

通过以上举措,到2020年,学院预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交叉融合、服务经济与贡献社会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教学科研实力明显提升。平台建设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物学学科教学和研究体系更加完备。生物学学科得到快速发展,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核心作用显著增强,带动生态学、环境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迅速发展。服务国家需求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培育“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创业精神,营造出适合建设一流生物学学科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文化育人环境。

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主动选择。我们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为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一流大学而奋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