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经济参考报》债务包袱重 学生就业难 教师队伍“三化”

作者:杨烨 李佳鹏 张晓晶   来自:2009-03-14 《经济参考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翠轩  

 颇受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教育问题,今年两会上再次成为热点。围绕着高校的债务重,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职称评定简单化、导师老板化、科研人员世俗化的“三化”现象,大学生就业等热门话题,代表委员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高校债务包袱重:亟须国家投入

  “现在多招一个学生,相当于要多投入近4万元。”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扩招就像挤公共汽车一样,上一个人没有问题,但是上一百人就不行了,只能重新买一辆车,而目前许多大学都只能靠借债来发展,包袱很重。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表示,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其他渠道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贷款成为解决地方高校发展所需资金最主要的办法,而巨大的资金缺口根本不可能完全靠学费来填补,所欠债务只能一拖再拖或拆东墙补西墙。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指出,高校要扩招,要发展,大学维持原有水平是不行的。高校债务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不足,对同水平的大学投入也是不一样的,应当由国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史宁中认为,化解地方高校贷款问题,中央财政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首要是给予高校长期性银行贷款,同时还应辅以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地方高校的贷款置换工作,将部分利息较高的商业银行贷款置换为利息低的贷款。
  对此娄源功委员表示赞同。他建议,一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贷款要科学评估,划定贷款规模控制红线,并对红线之内用于基本建设的贷款进行全额贴息,缓解各高校沉重的还息压力;二是中央政府出台金融政策,对高校贷款期限延长至十年以上,这样学校还款的压力会逐渐减小;三是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各负担一定的比例,对用于红线之内基本建设的贷款全部偿清,用于其他方面的贷款及其利息由学校自行解决。

大学生就业难:学校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

  “大学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在6日山东团代表驻地的餐桌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企业单位负责人抱怨找不到满意的员工,而旁边的大学校长则是在担忧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610万,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生中,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原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志民表示,目前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与我国13亿人口的总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大学生数量远远没有过剩。
  “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王志民说,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个人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丙垠也认为,大学毕业生人数虽然多,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选太少。大学生过剩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企业招人比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要难。
  王志民认为,大学从招生计划到办学专业都没有自主权,由于经费、高校评估标准等引导作用,很多大学热门专业过于密集,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协调。盲目追求“大而全”,一些高校的特色在逐渐丧失。
  史宁中建议,必须给大学办学自主权,让高校积极面对市场需求进行学科结构、教学模式调整,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帮助大学生与企业搭建平台,增加学生应用性实习,同时,大学生应该未雨绸缪,打好知识基础。
  史宁中还指出,国家应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

职称评定简单化、导师老板化、科研人员世俗化
“三化”现象亟待改变

  部分代表委员坦言,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职称评定简单化、导师老板化、科研人员世俗化的“三化”现象。
  王志民指出,目前在一些职称评审中,最关键的一个硬件就是论文数量。但是现在科研人员的学术创新能力很薄弱。“一篇文章里面没有几句是属于自己的,甚至通篇都是剪切粘贴别人的内容。”他同时强调,目前大学里存在很强的官本位的风气,学术科研人员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当包工头,当权威,当霸主的现象屡见不鲜。
  造成职称评定简单化和科研人员世俗化的根本原因是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人才导向发生了错位。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大学副校长江林昌表示,目前学术评定普遍以在核心期刊发表和获奖的项目数量为衡量标准。“这种过于注重数量指标、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对潜心研究暂无成果的在校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江林昌告诉记者。
  多位代表委员呼吁,教育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建议,职称评审应该多元化,推行以学校为单位对自己校内的教师进行评定。而在评审、待遇等方面要“因校而异”,推行学校自主聘任,评聘结合;另外,要调整教学单位结构,改变以往单一以教授数量多为主的考核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认为,导师老板化把学生和老师之间变成一种经济关系,其中一个原因是学校缺乏对导师监管和考核制度,只强调导师有无课题和科研经费,而不注重对导师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考核。对此他呼吁,对学生培养体制应该尽快加以完善。首先要严格遴选导师,提高其指导能力,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导师竞争上岗;并加强对导师管理和考核,对弄虚作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追究责任并严肃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