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院研究生研究团队建设,提高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2014年6月24日至7月1日,我校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14名研究生在专业教师带领下赴新乡辉县市就“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调研实践活动。6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院徐勇教授,邓大才教授等在我校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领导陪同下看望了调研团队一行。
服务社会,为地方政府献言建策
与一般调研活动不同,“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调研实践活动将持续开展。借助河南大学MPA辉县调研基地,整个活动分为方案论证、调研实践、总结成果等四个阶段,其中调研实践阶段是该项目的核心阶段,“辉县市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最为重要的产出。调研实践团队在孟庄镇南李庄社区、范屯社区,常村镇固春社区、凝村社区、常春社区、逢春社区,张村乡裴寨社区等认真调研,广泛听取意见,访民情,查民意,通过系列活动,调查研究辉县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准确研判当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趋势,总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模式,服务于当地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走进社区,接受英模教育
6月24日在孟庄镇南李庄社区,调研团队参观了南李庄社区展览馆,聆听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南李庄社区党支部书记范海涛同志的先进事迹介绍。6月29日在张村乡裴寨社区,团队一行通过参观展览、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形式,亲身感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最美村官裴春亮同志的感人事迹。团队成员为基层英模基层兢兢业业捐资筹建社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而感动。
结合理论,研讨学习新知识
此次调研实践建立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中心的研究生实践教育培养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在推动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小组讨论、专业教师讲解、社区现场教学等形式,进行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和实证方法训练,取得了数量颇多的、可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高了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为期一周的调研实践中,调研团队广泛深入农村、社区,通过参观访问、资料收集、乡镇座谈会、社区座谈会、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生计可持续改善与未来预期、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与公共服务可持续供给、居民身份转变、社保待遇与民生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等问题进行调研,尝试探索“课题研究+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