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信息 >>正文

山东政法学院孙培福教授做客博颂•学术沙龙

时间   2024-05-29

撰稿人:韩亚蕊

5月28日晚,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政法论丛》主编、山东政法学院教授孙培福受邀做客法学院“博颂•学术沙龙”,在法学院第一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法学论文的主观认知与客观论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蔡军主持,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索站超、讲师许晏铭担任与谈人,法学院师生积极参与讲座。

讲座伊始,孙培福教授指出,研究生和博士生论文的普遍问题主要是不了解写作与方法,不理解学术论文怎样去架构。对此,孙培福教授指出真正的论文重在论,“论”是论证,而非议论。议论是主观宣泄,是作者的主观见解和主观认知;论证是客观行为,建立在一定论据的基础上,借助恰当的推论方法,用客观的方法证明其观点。接着,孙培福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首先,什么是论证?人类早期学科之间没有明确界限,随着学科的划分发展,自然科学学科更偏向用形式化的语言,通过高度抽象性来进行客观的论证。作为法学类的社会科学学者,可以学习自然科学的论证方法和形式框架,使我们的自然语言形式化。其次,如何写论文?孙培福教授认为论文是写给同行看的,不是进行普法,因此并不需要把概念、研究现状、国内外比较这些已知知识进行堆砌,学术论文不应当进行提纲罗列。最后,如何列提纲?孙培福教授通过肖国兴教授的《中国能源革命的法律逻辑》进行了充分的说明阐述,并指出论文的框架应该是有逻辑性的,是层层递进的、连贯性的。

与谈环节,蔡军教授对讲座给予高度评价,表示法学论文的目的就是要说服别人,法学教师、法官、检察官、律师、学生的立场不同,那么对于论文的表达和观点就不同,写作的目的是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索站超副教授表示孙培福教授的讲座给我们了很大的帮助,同时请教了孙培福教授在日常研究中应该怎么引导学生论文写作的问题。许晏铭讲师表示孙培福教授带来的讲座振聋发聩,好的文章能够为自己说话,体现写作的过程,同时体现写作的美感,通过一种规律性的方式,以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领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最后,讲座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