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的战略关键。要在新常态下实现中原更出彩,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厚植创新发展动能优势,让创新成为引领中原崛起的第一动力。当前,我省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处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关键阶段。推动经济爬坡过坎,就需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和网络经济大省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实现从创新大省向创新强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1 创新大省但不是创新强省
自主创新能力获得快速提升
创新人力资源总量大。2014年河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总量为23.2万人,位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教育经费投入、R&D经费投入分别位居全国第4位、第11位,中部第1位、第2位。
企业创新总体规模大。2014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为18.2万人,位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1267个,位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3位。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337.2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3.6%,位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
知识创造能力总体较强。2014年河南省高校共发表科技论文4.7万篇,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2位。人均发表论文2.3篇,位居全国第2位。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大。2014年河南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68家,位居全国第5位。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293.1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
创新投入增长较快。2007~2014年,河南省R&D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0.7%增长到1.1%,年均增长率为8.7%,在中部排名第3位。
创新转化能力较弱
2014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仅为7.6%,居全国第16位、中部第4位,低于中部10.8%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全国13%和东部15.8%的平均水平。高校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33件,在全国排第18位,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4项,居全国第13位。全省技术市场技术流入合同金额118.6亿元、技术流出合同金额40.8亿元,分别位居中部第5位、第6位,全国第23位、第21位。
2014年河南R&D强度为1.1%,远低于全国(2.1%)和东部(2.5%)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部(1.4%)和西部(1.3%)的平均水平。R&D人员人均专利为0.14件,居全国第20位、中部第4位。
2 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但挑战巨大
创新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显著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心,先后出台“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等举措。2016年,成功获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以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为目标,围绕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形成了特高压变电装备、新能源客车、盾构等一批在国内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围绕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和网络经济大省建设,金融豫军异军突起,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20%;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建设成效突出,2015年累计包裹量突破5000万单,综合指标居全国试点城市首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业态快速成长,郑州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围绕现代农业大省建设,持续实施高标准“百千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
创新的质量和能力不能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测算,河南省综合创新能力仅居全国第17位、中部第5位,与全省人均GDP所处的水平非常类似,呈现出“大而不强”的典型特征。
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还未形成。不少地方和部门没有形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不少企业缺乏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动力,社会尚未真正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缺乏。我省人力资源丰富,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高中和初中学历人口均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但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严重缺乏。2015年全省仅有院士2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人才,支持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高端人才流失问题依然突出。
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严重脱节。近年来,河南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人才培养的结构层次低,科学研究自我封闭比较突出。河南加快推动企业自主研发,但缺乏从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环境与能力。河南虽然已在传统优势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上形成了若干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但由于缺乏人才链、技术链的有力支撑,可持续竞争能力受到严峻挑战,由于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滞后,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3 多面发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构建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
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抓手。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活力为根基,以构建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平台为核心,将河南建设成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中心、科学技术研发中心和新兴产业培育中心。
增强原始创新。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基础研究平台的谋划和建设。实施智能装备、智能终端、生物育种、冷链食品、生物医药等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骨干企业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
壮大创新主体。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领军企业,支持其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行动计划,通过财税金融政策、种子资金、天使基金等投融资支持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完善载体平台。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推动高校专业链、人才链对接区域技术链、产业链。深入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和2011协同创新计划,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研发新模式。全面贯彻落实《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全面推进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新乡国家产业集聚区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鹤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建设。依托各级各类高新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坚持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构建一批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空间。
推进开放式创新。吸引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增强优势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人力资源强省建设构建创新发展的人才体系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也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推进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打造教育水平高、高技能人才充裕、创新创业人才汇集的人力资源强省,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加快推进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变。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创建“大工匠”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
加强一流领军人才和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创新发展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大力培育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客文化,全力塑造创新河南的区域形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充分利用河南作为全国地理枢纽的区位特点,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发达便利高效的优势,是深度推进两化融合、全面实施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
加快建设高效的铁路网络、发达的航空网络、便捷的公路网络,进一步提升作为全国和“一带一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优势地位。推动能源革命,优化能源结构,完善储运网络,加强系统集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复合型、多功能的现代化水利网络体系。建设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实施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工程、通信枢纽建设工程、三网融合加速工程、基础服务平台拓展工程。
加强生态建设构建创新发展的生态保育体系
生态环境不仅是重要的创新资源,也是重要的创新环境。要吸引汇聚人才,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和前提。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
加快建立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环境友好的生态人居体系、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创新不仅意味着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社会经济和政府治理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
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研发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积极引导风险投资投向科技创新企业,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加强创新成果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⑩6
执笔:苗长虹 赵建吉 吕可文 赵宏波 原文刊于河南日报2016-06-03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