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河大社科名家二十谈(六):努力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作者:张清民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中国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概括和总结。报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未来中国文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报告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又是指导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以高度敏锐的政治判断力、深刻的政治领悟力学习和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从而把握好未来文艺工作发展的方向盘,同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在具体的批评和研究中,从国家战略、人民需要、守正创新等维度发展中国当代文艺思想和认识,创造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艺学术成果。

一、文艺理论话语建构应以国家文化战略为本

文运同国运互牵,艺脉同国脉相连。文艺批评与研究必须以国家文化战略需求为导向,文艺学术主体应当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对标国家文化战略与社会发展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中国文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原创性的观点、认识,彰显新时代的中国气质,反映新时代中国学术界所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建构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话语三大领域的思想和认识体系。

明乎文运与国运相连之理,文艺研究主体在振兴文艺话语的过程中,就必须明确地“举旗帜”,坚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艺和美学精神的学科、学术和理论话语,在此基础上建构以新时代中国文艺实践为根基的学术叙事话语及文艺学科、学术体系。

为提升中国文艺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与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文艺话语权,文艺界必须加强文艺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但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中国自身的特质,不能在国际学术、话语等方面的精神赛道中一味跟跑、一味模仿,而应该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进行自主创新,否则文化自信就缺乏根基,文化影响力也无从提升。

二、文艺理论话语建构必须以人民需要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文化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学研究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当紧紧把握这一思想,从学术角度为人民“立命”,代人民“立言”,做人民满意的文艺批评与学术研究。要做到这一点,文学研究者就必须围绕社会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进行思考,从学术角度表达人民心声,提炼生发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受到人民肯定和认可的思想和认识,创造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精品。

倡导建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话语符合我国的国体和制度性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文艺在政治维度上是反映、表现全体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共同富裕的文艺,在内容和题材上是反映新时代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文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艺,在终极关怀之维是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艺,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文艺是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策。

新时代的人文学者必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服务人民愿望,紧贴文艺发展实际,密切关注文艺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从学术角度代人民发声、为人民说话,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学术话语,从理论上解决文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建构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学理念、话语理路、研究方法,在学术观、方法论层面提出创新性思路。

三、文艺话语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话语作为中国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其高质量发展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文艺话语要想获得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文艺话语建构中坚持守正创新。

文艺话语如何才能守正创新,具体来说,怎样才能在思维和认识方面实现突破?从中外文艺学科史、学术史的发展规律来看,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文艺话语创新就是根据新时代的世情、国情、社情,对现有文艺话语从理念到方法加以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结构性再造;微观层面的文艺话语创新就是在基础理论建设中加大投入、下大功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艺话语能否实现实质性的创新,取决于基础理论建设这一维度。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基础理论在文艺话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因为基础理论在文艺批评与研究中,既是“芯片”又是“驱动”,基础理论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学者在思维深度、逻辑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基本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等一系列实力的综合体现。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文艺不可能在文艺话语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也无法与国外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形成平等交流与合作层面的高质量互动与对话。中国学界之所以存在以转述西方学者理论观点为荣的现象,是因为中国文艺界缺少具有学术引领力和号召力的标志性概念、术语、范畴、命题,在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大多出自西方学者的原创成果,这是中国学者学术研究中的软肋。

国人若要实现文艺话语在基础理论方面的创新,就必须关注文艺基本理论中的对象和问题,鼓励研究者在文艺性质、特征、价值、功能等方面的讨论,鼓励在文艺基本问题认识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研究者拿出“干货”,针对新时代的文艺活动实践,悉心加以理论概括、总结,提炼出富有美学洞察力和逻辑概括力的理论概念、术语、范畴、命题,这些因素是学科、学术、话语发展中的思想硬核和精神“芯片”,没有它们做理论支撑,学术和话语引领也就无从谈起。

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文艺研究中的主体性,像钱钟书、王元化、李泽厚等前辈学者那样,在批评与研究中沉下心来,瞄准某一个对象或区域,扎硬寨,打死仗,就某个具体问题深思熟虑,提出富有哲学概括力的概念、术语、范畴或命题,如此才能在文艺批评与研究中开辟学科、学术、话语发展中的新领域、新赛道,如此才会在文艺研究中避免只能仰西方学人的鼻息、不借“洋话”就不能说话的弊端,把文艺批评的解释权、话语权掌握在中国学人自己手中。

作者简介:

张清民,河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多个国家级学会的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的通讯评审专家。主持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文学概论”,主持国家暨省级社科项目7项,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暨多项省级荣誉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新华文摘》封面推送转载2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