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萃

当前位置:首页>>校友文苑>>校友文萃

母校的滋味

发布时间:2024-12-19   浏览次数:0

1983年,我接到河北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后,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从乡下来到省城。

来到省城,最向往的不是高楼,不是时尚,而是河北师院的食堂。

在乡下读高中的时候,学校食堂每天就是小米粥、玉米粥,馒头、大米饭;炒白菜、凉拌菠菜、腌咸菜……偶尔,还会发现白米饭里附着“蛋白质”,每当这时,吓得我们小女生便惊叫不已。大学食堂该不是这个样子吧?果不其然,一进入河北师院食堂,顿生惊艳感。

先说干粮。干干净净的白米饭,不用担心它长出“异物”,因为每天几千名学生的饭量足以碾压“异物”的生长时间,它还没来得及出生,就被扼杀了。白馒头、花卷、烙饼、乡下过年才有的豆包,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能吃的油条……总之,我在乡下一年所能见到的食物,在这里一天就可以全遇见。干粮中最受宠的是“甜饼”,就是和了白糖的烧饼。 第一次吃,几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每人吃了5个。吃的起吗?吃得起!我们的食堂物美价也廉,5分钱一个。中秋节第一次回家带什么?那就得带“甜饼”,以致我老家的街坊四邻都知道河北师院的“甜饼”好吃。

再说食堂的菜。3毛就可以买到一条筷子长的鲅鱼,不咸不淡,一点番茄酱,适量的鱼汁,引得周围的同学都纷纷探头。食堂还有排骨,小排骨不到20公分,三根小骨头一小份,记忆中也就2毛钱。每到周末,省城其他大专院校的老乡都来这走亲戚,边打牙祭边叙乡情。记得有一次父亲来看我,我破天荒地买了一份红烧肉,等我把馒头买回来,一份红烧肉已经见碗底了。我问父亲“好吃吗?”父亲一边咂嘴,一边说:“味调得好,火候把控得好,香甜软糯,入口就能化,我自己烧,有时候,味咸了;更多的时候是把肉烧柴了。就是烧不好,你们食堂大师傅真不赖。”我想去买第二份,父亲赶紧拦住我,我说“不用担心,便宜得很”。父亲听到我说的价钱后,立刻放开了我的手,说“这个价在外面也就买块‘肉’”。我懂他说的“肉”是烧好的一小块肉。

我念念不忘的还有食堂的面条。北方人爱吃面,到现在,每到一地,我都寻找当地的面食。炎炎夏日,到食堂吃一碗凉面要多爽有多爽。正因为爽,排队买的人就多,因此食堂卖面的师傅无论男女,都是“豪放派”:穿着白大褂,胸前写着工号,头上戴顶白色的卫生帽,袖子撸到胳膊肘以上,用皮筋卡好。一手接过同学递来的饭盒或饭盆,一手从凉水桶里把白里透明的面条捞出来,举过头顶,而后轻轻地把它盘到同学的“钵”里。旁边的师傅,接过来,撒上调料和碧绿的黄瓜丝……有时候,去晚了,连面条的残渣也买不到,只能遗憾地离开,嘴里叨叨着下次一下课就来。

其实,我们在校时,学校刚刚从宣化洋河南搬迁过来不久,尤其是我们入学时,学校处在边搬迁边建设边办学的艰苦过程中,学校没有图书馆,没有操场,全院3700多名师生共用一个食堂,每天打饭都要排很长的队。即使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学校食堂的师傅们却千方百计把饭菜做得香甜可口,让就餐的师生满意。

听老师们讲,食堂的可喜面貌来自改革。1983年3月,河北师院食堂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解决职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弊端,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除了把饭菜质量、品种多样作为评定奖金的条件之外,还把服务态度好坏作为评定奖金的一个标准,炊管人员经常到学生中征求对伙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心声,主动为学生做病号饭。到了1984年冬天,也就是我们在校的第二年,食堂为进一步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开夜宵,每晚8点到10点供应糕点、小菜、馄饨等。

如今,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不论城市或乡村,各大中小学校的食堂都成为各学校的一张名片,主副食花样繁多,品种丰富,实现了细粮精做,粗粮细做

毕业离开河北师院37年了,吃了各种食堂,但无论怎样吃,就是吃不出当年河北师院食堂的感觉。我有时想,河北师院食堂的食物的确好吃,它的价钱的确亲民,与它相伴的青葱岁月的确令人怀念———这,大概就是母校的滋味,母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