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十七届四中全会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正文
“六个必须”总结60年来中共自身建设实践宝贵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加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是新形势下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个重要命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定于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六个必须”。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

这“六个必须”,高度凝练而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60年来在自身建设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启迪。狭义的党的建设,主要指的是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广义的党的建设,还包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党的纲领的制定,包括党在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的确立等。“六个必须”既从广义的视角强调了党的建设的思想路线、根本任务、宗旨和核心价值等,也对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狭义的党建内容作了阐述;既大气宏观又细致周密,相互之间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强调自身建设,并在不同的时期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建设的内涵。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我们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开始向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开始向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转变。世事沧桑,无论国内外风云怎样变幻,我们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流砥柱的核心力量,之所以从来没有动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党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并在60年执政的实践中坚持了“六个必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既要敢于和善于在自己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又要敢于和善于在自身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六个必须”凝聚的正是我们党在执政后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例如,第二条强调:必须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改革创新的成果。60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我们党只有扭住了发展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百姓安民心稳,才能不折腾。

执政党的建设比没有执政的党要难;在开放条件下建设党,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党也要难。但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丢。“六个必须”的第四条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历了长期执政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当前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有的地方和有的干部的问题比较严重,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近来,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暴露了个别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冷漠和执政能力的脆弱。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面临着考验和挑战。如果执政党的党员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甚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个党最终会被人民所抛弃。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这一条启示既是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许多领导干部的警诫。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加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是新形势下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个重要命题。

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自从“进京赶考”以来,其前30年的执政基础就一直经受着严酷考验和锤炼。这些考验,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如美国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叫嚣和在我国周边的战争挑衅,苏联霸权主义对我们的凌压,西方对华长达20余年的封锁;也有我们自身的不足和失误,如“大跃进”、“反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失误。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大旗始终未倒,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可动摇。何以然哉?因为我们党有统一的思想基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有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有经得起糖衣炮弹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能够保家卫国的人民军队,有自红军“三湾改编”后一直传承下来的官兵一致、官兵平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尽管勒紧腰带、也要“超英赶美”的英雄无惧的人民。有了这样的执政基础,再大的风浪我们也经受得住。

如果说前30年我们是在家大而业不大的环境下执政,那么今天,我们是在家大业也大的环境下执政。我们的人口总数由解放初的4亿到今天的13亿,人口增加了两倍多,家当然更大了。我们经济总量,翻的倍数就更多了;我们的境外资产及利益,则更加是前30年所无法比拟的,业当然更大了。但在家大业大的环境中,执政者如何跳出“成于忧患、毁于安逸”历史循环怪圈,是一个需要时刻警醒的大命题。

应该清醒地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经济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直接反映到党员的构成上:有掌握大量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配置权力的领导干部,有拥资累亿甚至数十亿的民营企业家,有大量的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共产党员来自如此多样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能否一致,如何一致?理想信念能否统一,如何统一?价值取向能否同一,如何同一?今天的糖衣炮弹,与改革开放前的糖衣炮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每年总有相当数量,甚至相当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和身家数千万、数亿的企业家党员,在这种战斗中打了败仗,这种局面如何才能扭转?在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及产业安全?如何保证国内及境外的资产安全?我们如何实行军队的现代化转型,拥有一支胜任当代保家卫国要求的英雄军队?

经验是财富,启示鉴后人。“六个必须”所体现的是我们党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保障。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过去60年的宝贵启示,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使党的执政基石更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文/慎海雄 杨桃源)

下一条:人民日报社论: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关闭

广州航海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873号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