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要求不相匹配
记:据说您以前在某大型外资集团当过人力资源主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那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您对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有什么看法?
倪: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学生的角度,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不少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对于是否专业专长的要求就有所放松。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这是企业的用人理念所致。大学里的任何一个专业相对于职场中的具体工作岗位来说都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而各项具体工作在专业素质和性格匹配上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对于企业,专业对口与否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学生个人素质与岗位的要求是否匹配。
另外,就业市场看重的是学生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偏向于专业方向的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脱离实际的人才要求,造成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人才空心化”,这类人才不利于企业发展。
记:那么社会要求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东西?
倪:我认为社会需要的大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敬业爱岗的精神;其次,能够把专业所学的知识与岗位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第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面对信的工作能够很快上手;最后,做到个人素质与职业要求的良好匹配。
“就业率”呼吁合理评估体系
记:您认为就业率能否说明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能否反应这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对于高校所公布的普遍高于90%的高就业率您有什么看法?
倪:可以这样说,毕业生即高校的产品,适销对路的就是好产品,滞销的不是废品也是过期的积压品。如果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找不到工作,说明她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出了问题,同样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形象,关系到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给学校的招生指标,甚至学校的生存。所以每个学校都不能忽略就业率的问题。
而大学就业率虚高确实存在,有些高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做了手脚,甚至有学校要求学生拿用人单位的录用证明到学校换毕业证书,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不合法的,这种做法是不会让学校长久发展下去的。归根究底,这也是某些学校片面追求高就业率所造成的,我认为对待“高校就业率”应当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而不仅仅由这几个单纯的数字所决定。
转载媒体链接: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gb/content/2005-11/18/content_2306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