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吴坤津 冯桂锋:以人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4-12-13 10:04:2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突出融合促进区域协调,立足功能定位和优势互补,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同珠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度一体化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把握的一大关键问题,就是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同珠三角地区的人才协同发展。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合理、人才政策碎片化等原因,广东人才区域布局仍不均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仍面临人才环境竞争力不够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地区同珠三角地区人才资源的有效衔接,推动相互之间的人才流动和合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优化区域人才生态,完善人才协同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优化区域人才生态,完善人才协同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进一步压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探索建立跨区域人才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基于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同珠三角地区人才协同发展,一体推进制定人才政策。二是要强化人才协同的政策体系,实施更大范围的人才交流计划,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同珠三角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间人才的双向轮岗交流。三是要强化人才协同的服务保障体系,降低行政壁垒,强化人才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看病就医等服务保障体系,简化人才流动中的户籍和社保迁移流程。

优化人才共享机制,畅通人才协同渠道。人才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推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要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人才资源的辐射作用,拓展引才渠道,丰富用才模式,打开引才用才的新局面。一是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模式,发展“候鸟式”人才流动模式,鼓励珠三角地区的人才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提供周期性支持,建立“飞地式”人才合作模式,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人才飞地”及“离岸人才中心”。二是推广数字化工作模式,建立数字化人才协作平台,提供跨地区、跨行业的人才服务,吸引珠三角地区的专业人才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提供远程支持,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三是打造跨区域人才共享数据库,通过共享平台匹配人才供给和需求,帮助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精准对接所需人才资源。

优化产业驱动型人才培养机制,夯实人才协同基础。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同珠三角地区人才资源的有效协同,不能单纯依赖外部引进,更应该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围绕本地产业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开展本土人才培养,是增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内在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加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教育投入,建立基于区域特色产业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产业人才梯队建设,分层次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训。紧抓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这一机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地方政府与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实现人才产学研联动培养。

优化产才协同发展机制,提升人才协同效能。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同珠三角地区人才资源的有效衔接,要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实现人才工作供给侧与产业技术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和有序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一是明确主导产业方向精准引才,制定产业和人才协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工程,制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二是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库。探索建立区域产才融合互动机制,联合搭建聚才平台,建设区域性人才数据库,实现产业和人才的高效对接。三是探索建立产业集群人才联盟,发挥联盟技术互通、产教融合、人才共享等作用,联合开展引才和宣传推介,打通多渠道引才路径,加速促进产才融合。

(佛山日报于2024年12月10日报道链接:https://epaper1.fsonline.com.cn/fsrb/html/2024-12/10/content_65273_298252.htm)

作者/通讯员:郑映映 | 来源:人力资源学院 | 编辑: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