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1-09-12    来源: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一、学院简介

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生物教育专业,1997年独立为生物系,2007年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2012年扩展为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拥有生物科学(师范)、园林、动物科学(对口)、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制药5个本科专业,生物学(0710)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生物)(045107)专业硕士点、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生物学学科是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学科,获批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科研队伍和先进的实验条件,实验室总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5400多万元。依托本学科先后建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教学团队、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通过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形成了多个稳定明确、区域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通过不断建设,我校生物学学科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经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我校获批设立“阜阳师范大学(环境激素与生殖发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生物学科建设情况

1.研究生教育成效显著

我院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增大,“十三五”期间共授权硕士学位45名,招收硕士研究生139名。不断完善硕士生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如16级研究生宋浩洋同学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一区,IF=15.84)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7级研究生梅金飞在2019年度“安徽省十佳大学生”选树工作中荣获“优秀大学生”称号。研究生教育相关成果“需求先导-项目驱动-教科融合”的地方院校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学科建设成果丰硕

我院生物学学科建于1988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生物学一级学科成功增列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2012年顺利通过安徽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复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这是我校生物学学科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学科内涵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将会促进生物学学科又好又快的发展。近几年我院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了生殖发育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4个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于2018年12月获批校级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新增学科教育(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2019年10月生物学学科新增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并已启动了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学科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于2018年6月获批环境激素与生殖发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20年7月我校依托该实验室成功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工作站将在人才引进、学术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为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作出贡献,将进一步促进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显著提升。同年生物科学招收首届国际留学生2名,为提高我院国际学术交流水平添砖增瓦。

三、招生专业简介

1.生物学硕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生物学理论基础与专门知识,掌握现代实验技术,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动态,能够胜任生物学教学和研究,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方向

植物学方向:主要开展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利用与开发等相关研究。

动物学方向:主要开展动物发育与生殖调节、动物生理与病理、动物资源与保护、动物生态学等相关研究。

微生物学方向:主要开展资源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与生态等相关研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主要开展基因组及表观遗传学、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组学等相关研究。

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与适时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负总责,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论证、中期考核、论文工作检查、论文答辩等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研究。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

2.学科教育(生物)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现代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的教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教育领域生物学科教学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方向:学科教育(生物)

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四、2022年招生专业目录

 

 

 

 

五、育人成果及学子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