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复学研究生的第二个心理锦囊
.
发布时间:2020-05-27   信息来源:健康学院  动态浏览次数:120

 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生作为拥有较高学历的知识群体,是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的重要人才,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研究生素质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有着重大影响在本次疫情之后,大部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复学后都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何进行硕博士复学后心理调适就成为了目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认清社会现状,准确定位自己

 认清社会现状,准确定位自己,是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当前我国正处于疫情后经济恢复时期,就业形势严峻是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毕业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不够,对社会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就业期望值过高,这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浮躁等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广大在校研究生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分析国家的总体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全面客观地评价、认识自己,并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兴趣,把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求职过程中做到不骄不躁,以一种平常心态从容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为以后的长远发展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

 二、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养成良好健康心态

 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对于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健康心态有着重要作用.有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研究生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有部分研究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并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而这恰好导致了心理问题的被忽视,不利于研究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较本、专科生相比,研究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较为稳定的阶段,采用“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必须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观,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增强自身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有效建立起心理健康的自我干预机制.另外,对于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还应该积极寻求辅导员老师、心理专家的帮助,这样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

  

 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标.而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则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生阶段,在搞好学术科研的同时,还要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广大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实践,通过结合自身的特长,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科技、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帮助研究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其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有效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还能够扩大研究生的人际朋友圈,使其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消除抑郁和孤独感.另一方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实践、社区志愿服务、基层单位实习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研究生个体与社会之间理解与沟通,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选择合理调节方式,有效排除消极情绪

 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长期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有利于人体各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消除疲劳,摆脱烦恼,振奋精神.然而,面对科研、就业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广大研究生心理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选择合理的调节方式,有效地排除消极情绪,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宣泄法.在遇到负性情绪体验之后,可以向无关的人或物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比如找朋友、家人倾诉苦恼,找一些柔软物体击打发泄,找空旷处大声叫喊等等,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其次,转移法.它是指处于情绪困境时,暂时离开引发情绪的情境或将问题放下,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如听音乐、体育运动等,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减轻抑郁和焦虑.最后,理情法.有些时候,某种消极情绪是由不正确的想法所引发,如果我们学会合理分析这一现象,排斥那些非理性的想法,就能够合理地调节自身的情绪变化,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周永猛, & 孙庆祥. (2016). 石油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体系的构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032(010), 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