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展人文学院各学科专业人员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行业相关领域专家的学术交流,人文学院邀请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硕士课程副主任、社会工作实践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细清主持“至善学术讲坛”第八讲学术交流活动。
11月3日,苏细清老师做了主题为“优势视野下的精神康复模式”的讲座。一开始,苏教授呈现了传统问题取向工作模式及其不足,从传统的西方理论体系到中国本土化实践,剖析了具体方法理论本土化策略的缺乏,呈现了最真实的社工实务困境,令人深思。接下来苏教授介绍了优势中心取向的核心原则——共享。共同协作,所谓的人际关系,都可以看作共享的状态,一切的理解、尊重、复原力、语言、优势等均可达到一定程度的共享,在共享的条件下很多事情都变得有相同的价值取向。着重讲述了共享复原,介绍了复原工作的框架“重申个人身份-重建个人经验-灌输希望-设立榜样-促进自我照顾和责任-联系他人”。以及康复的五个阶段“滞后-停滞-意识-准备阶段-重建-成长”,比起传统的康复阶段更加注重前三个阶段的专业化,而优势视角下的精神康复要积极引导病患去反思自己复原的希望和需要。通过案例分享,解析了社工通过优势视角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出了就地取材式治疗方法。真正实现了“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价值取向。
通过讲座,同学们对精神病患者有了新的认知,人本身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人所患的病。苏教授通过服务实践过程中案例还原解读,深入浅出的向同学们阐释了其实真正的专业不在于用何种专业理论、何种专业技巧,而在乎专业的价值观、专业的伦理取向。苏教授接地气的案例讲授,吸引着在场听众,在互动环节,大家都踊跃提问,对这个未知的领域似乎都多了一点自己的看法。最后,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