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被录取上了大学。那年夏天,兵团传达了一个通知,讲大学招生采用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除了推荐外,还要经过文化考试。当时营部领导明确表态,谁要能考上,决不拖后腿,一律放行。听了这个通知后,我决定报名参加考试。营部给报名参加考试的知青放10天假,用于复习迎考。当年招生规定,文化考试课目共4门课,为政治、语文、数学和理化(物理和化学合并算1门)。我是1966年初中毕业的,已经七八年没碰书本了。为了复习,向营部的学校借了一些中学的教材,如数学、工业基础知识(那个年代物理、化学都编在《工业基础知识》课本中)等书。语文比较好对付,主要是写作文,我的文笔虽不行,但语句通顺,没错别字还做得到。政治主要是考时事,一起备考的知青还帮我弄了一些政治复习提纲,只要记熟就行。翻开数学和工业基础知识教材,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对数,还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物理的力学、热学公式竟是那么的熟悉,做了些习题竟没感到有什么难处。虽然俗话说“曲不离口,艺不离身”,说的是要勤学勤练。但我没想到的是,中学所学的“数理化”竟然悄悄地跟着我到了云南,真要感谢中学的老师给我打下了如此扎实的基础。
文化考试结束后,就静等通知了。这时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报上刊登了张铁生交白卷的新闻,还将他树立为英雄。当然,我们当时并不清楚,这是“四人帮”针对邓小平的政治斗争,只是很担心大学招生是否会停下来。
突然有一天,营部通知我,说我被录取了,全营一共录取了2人,让我们准备好去报到,当时并不知录取在什么学校。后来我带着行李,到了团部,拿到录取通知,才知道要去的学校是“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地点是在四川自贡,而不是在上海。
我记得中学地理课讲到过四川自流井出井盐,想来就是这个地方了。我到昆明后,坐火车经成昆线去成都,正在担心到成都后不知如何走,一出火车站就看到学校派了老师在车站接新生,并安排我们住进旅馆。第二天,他又将我们送上了成都到自贡的火车。到自贡后,学校又派车来接我们,安排得真是细致周到。
我离开兵团来学校报到时,行李由团部运橡胶的车带到昆明,可我到昆明后一连等了好几天行李也沒到。最后,兵团昆明办事处让我先走,等行李到了后帮我托运到学校。所以,我到校报到后只能住在学校的招待所,大约20多天后行李才到。
分院是在当时备战的形势下在大三线创建的大学,位于离自贡市区约30公里的黄坡岭。1965年,中央决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化工学院(“文革”期间改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和南京大学在三线办分院。学校筹建工程的代号为“652”,在当地你说四川分院,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但若说“652”知道的人真不少,但都认为是什么保密工程。分院于1973年开始首次招生,我成为了分院的首届学生。我们这届共招了120多名学生,有有机、无机、高分子和化机4个专业,我被分在高分子专业。
图1:高30班学生合影
来到四川分院后,感到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云南建设兵团生活十分艰苦,过的是三月不知肉味,少油无肉纯素的生活,而分院虽地处四川,但食堂的伙食不错,基本是上海口味,每顿都有荤菜供应。虽说也有同学讲食堂伙食不好,但对我而言,与云南兵团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上大学是不带工资的,但学校每月发15.5元生活费,省着点花,吃饭的钱是够了。
当时分院的教职工一部分是上海支内来的,一部分是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从各地调来的,还有就是总院“应急”派来兼课的。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多,所以没多久互相就很熟悉了。虽说还处在“文革”期间,但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还是很融洽的,老师家常是我们休息天蹭饭吃的地方。
图2:高30班党员活动(前排中间是工宣队员施惠群)
入学没两年,为了加强分院建设,拓展专业设置,分院计划新建4个专业:农药、化工防腐蚀、硅酸盐和化工自动化。在我们大学二年级时,学校以分院建设的需要为由,将我们这一届学生除了上海工厂来的和委培生外,打算全部作留校工作考虑。当时学校找我谈话,给了我两个方向的选择,一是搞政工,一是搞专业。我选了搞专业,被分去参与筹建化工防腐蚀专业,名为“边工作边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当了一名不拿工资的“教师”,直到1977年毕业,才成为正式编制的教师。
为了筹建化工防腐蚀专业,学院抽调高分子专业李国莱老师任组长,还调来了王承章、张远声老师,又从高30班抽了谈志伟、朱安健、蒉蕙雯、丁振云和我共5位学生,组成了该专业筹建组。后来又陆续调来了一些老师。
图3:化工防腐蚀专业筹建组成员(后排左起王承章、张远声、李国莱、谈志伟;前排左起朱安健、蒉蕙雯、丁振云、张伟)
抽出来参加筹建硅酸盐、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被送到总院对应专业读书,直到毕业才回分院。而我们却采用了“边干边学”的方法。
筹建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四川省内各化工厂、制药厂进行调研,了解各厂的化工防腐蚀工作现状,制定我们的工作重点。当时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四川,为生产一线化工防腐蚀工作服务。李老师带着我们东奔西走,到成都、重庆、长寿、洛渍、广汉等地各医药、化工厂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四川省内像川化、泸天化、重庆天原化工厂等大型化工厂一般都有防腐蚀车间,而一些小型化工厂在机修车间中会设有防腐蚀组。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参观学习了各种各样的防腐蚀方法,还有工人自创的施工工具,增进了实践认识,为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打下了基础,也为今后授课作了铺垫。后来,我在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任课时,也还用到当时在厂里学到的知识。调研刚开始时,我们都很新鲜,可以到处走走,到处看看,去成都就像“回娘家”,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次。许多人很羡慕我们可以经常出差,到处跑。但时间一长,我们都不太愿意去出差。有时为联系一件事,在成都待几天等回音,住在旅馆里很是无聊。
图4:5名参与防腐蚀专业筹建的学生
为了让我们5位学生能够尽快了解和提高化工防腐蚀知识,进入教师角色,恰逢总院为石化部举办化工防腐蚀短训班,分院就送我们5人到上海参加了这期短训班。短训班时间虽然不长,但让我们对化工防腐蚀学科从理论上有了较深的认识。
图5:石化部防腐蚀短训班
1975年暑假,我们受重庆市化工局委托,为重庆医药厂、化工厂举办设备防腐蚀短训班。这是我们筹建组建组后办的第一个短训班,必须要办好。没有针对性的现成教材,我们就自己动手编写。李老师主编高分子耐腐蚀材料,张老师主编腐蚀电化学理论,王老师主编防腐蚀施工。作为“练兵”,我们几名学生也参与了有关章节的编写,李老师还安排我讲授无机耐腐蚀材料。短训班在重庆天原化工厂举办,我们就住在厂招待所。招待所设施条件很是简陋,不能与现在宾馆的标房相比,一间房中放四张单人床,住四个人,放一张写字桌,厕所在走道尽头,是公用的。重庆是全国出名的“火炉”,这年又特别热,那些天,每天气温都报39℃,一节课下来,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那个年代电风扇是稀罕物,更不用想空调了,解暑只能靠手摇扇子。晚上睡觉,要起来几次,用凉水冲洗解暑,才能入睡。在那里,我第一次登上讲台上课。
图6:重庆防腐蚀短训班合影
座落在成都市中心的化工部第八设计院有个防腐蚀组,经常在省内开展一些化工防腐蚀的指导工作。我们主动与八院和省化工局联系,促成四川省化工防腐蚀会议在自贡市招开。会场放在檀木林市招待所,这是当时自贡最好的宾馆。李老师派我和丁振云提前去参加大会的筹备工作。我俩从没参加过这类会议的筹备,只是听从安排,帮助做些具体工作,如拉横幅、插红旗、贴标语,还帮着整理大会资料。会上,我们也交了很多朋友,加强了与各厂的联系。
图7:四川省化工医药防腐蚀会议代表合影
趁着在自贡市参加会议筹备工作的间隙,我们俩去自贡山顶公园逛了逛。久闻自贡山顶公园之名,每年元霄节自贡在山顶公园举办灯会,学校会派车组织去游览。那时,自贡灯会的名气没现在这么响,但还是很有看头的,我从没去过。这次凑巧在市区开会,我就去兜了一圈。虽然不是开灯会之时,但园内风景宜人,还设有四川特色的茶馆。上学几年,在四川跑了一些地方,发现四川各地茶馆特别多,无论是成都、重庆,还是一些小城镇,都有大小不一的茶馆,而且经常坐满了人在喝茶、聊天、听书。甚至在下厂实习时,看到自贡鸿鹤化工厂,还有一些盐厂都设有茶馆,供工人休闲之用,可见四川人爱喝茶,更爱在茶馆喝茶是一大特色。自贡山顶公园有个很大的茶馆,供游人休闲聊天,还有四川评书助兴。这个茶馆还有露天茶座,我们在树荫下找了个竹椅子坐下,品尝着四川的花茶,微微轻风拂面而来,真是“巴适”得很呢。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四川各化工厂防腐蚀措施中涂层、衬里用得较多,而整体的玻璃钢设备很少。为了推广整体玻璃钢设备,将我们的技术应用于实践,我们在校内建了个整体玻璃钢设备生产车间。在化机专业老师的配合下,我们防腐蚀专业自行设计安装了一套玻璃钢机械缠绕装置,采用环氧——呋喃改性树脂为粘接剂,制造玻璃钢槽车。1976年9月,第一台玻璃钢槽车试制成功。为了测试其实用性能,第一次试车就是去省内某地为分院运汽油。李老师让我带了些树脂及修补材料,随车作“保驾”,以防有渗漏时及时修补。油罐外出来回三天,没出任何问题,考验了我们产品的质量。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的介绍下,成都漆器工艺厂与我们有了联系,也许当时正处于“文革”期间,他们产的工艺品没有销路,而生漆是一种很好的耐腐蚀材料,他们厂领导想开发一条生漆用作防护产品的新销路,派了两名小姑娘到我们防腐蚀专业实习,学习防腐蚀知识。
图8:前排左起张伟、沈力人(后排是成都漆器工艺厂实习生)
经历了“文革”的动荡岁月,我们这代人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入学后,同学中有老三届高中毕业的,也有名为中学毕业实际只是小学毕业的,学历参差不齐。老师讲课也十分困难,很难照顾到各个层次,即使学校还增加了半年时间的中学课程补习。作为一个班级,不能让一个同学掉队,为了能共同提高、共同前进,我们班同学之间结对,组织了“一帮一”的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但是没多久,就受到极“左”思潮的冲击,一会儿是“批林批孔”,一会儿是“反击右倾翻案风”,正常的教学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中批什么白专道路,鼓动学生参加各种运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不少同学仍坚持刻苦学习。
表9:室友
庆幸的是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国家形势逐步好转。我们留校后,分院开办了不少培训班,以弥补我们缺失的学业。我记得曾参加过“物化”“日语”等课程的培训班。后来,我们化工防腐蚀专业没有正式招生,所以教学任务并不重,主要搞实验室建设,时间还是较充裕的。我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自学了一些课程。我记得当时将樊映川主编的《高等数学》配套的习题集全部做了一遍,这对我后来回到上海参加复训考试还是很有用的。
图10:毕业照
1979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央决定停办四川分院,移交地方,改办四川化工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我们这批留校的老师由于情况特殊,要作重新分配。我被安排到上海石化总厂所属的中专学校工作。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毕业40多年了。当年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学生,现已两鬓斑白,而当年的老师更是白发苍苍,但在四川分院结下的情谊,永驻心间。
图11:毕业40周年合影
四川分院是个难以忘怀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了6年。
忘不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忘不了教学楼、实验楼,
忘不了曾居住过的团结楼,
忘不了邓关镇上的青石板路,
忘不了师生间结下的深情厚谊。
四川分院高分子专业73级(高30班)张伟
2017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