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是个好地方
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
“古有梧桐,凤凰来栖”,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而得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是桐乡”。桐乡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沪杭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距上海市140公里,距杭州市65公里,距苏州市85公里。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对中国县(县级市)综合竞争力的总体评价,桐乡市位列2012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县级市)排名28位。
桐乡,自古繁华富庶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 桐乡拥有“菊乡、古镇、市场、名人”四张金名片。菊乡——每逢金秋,呈现“秋花第一市,菊景甲天下”美景,是“中国杭白菊之乡”;古镇——1300年的江南水乡乌镇享誉中外,是嘉兴市第一个5A景区;市场——拥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集散中心(濮院)、全球皮草贸易基地(崇福);名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茅盾、丰子恺、徐肖冰等一代代名流大家。正如民间新编桐乡三跳所言:桐乡是个好地方。
2011年12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桐乡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提出了桐乡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按照“改革走在前列,发展绩效突出,社会管理一流,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民幸福为根本,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桐乡建设成为“长三角新型工业城市、中国十大市场强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未来中国文化创意城市和休闲养生目的地”。
在文化发展上,提出了全力实施人文名城行动计划。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整合人文资源,打响人文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加美誉度,使桐乡人文气息更加浓郁,特色更加鲜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元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确保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努力把桐乡建设成为充满蓬勃朝气、更具人文内涵的魅力城市。
借助千年文化的福泽,近年来,从名人文化、菊文化到水乡古镇文化,桐乡人如燕子衔泥般一点一滴地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随着新一轮浙江文化浪潮的席卷,桐乡将依托名人文化、运河文化、乌镇旅游、特色产业、高校、高铁等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传媒的融合互动发展,助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一、桐乡是个好地方,好在文化事业繁荣
通过扎实推进“品牌之城、品位之城、品质之城、品德之城”建设,桐乡市不断夯实“人文名城”建设基础,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1、创响传统文化品牌
创响名人文化品牌。办好“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子恺杯”全国漫画大展、“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三大 “国字号”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延伸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载体,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挖掘、传扬张履祥、吕留良、钱君匋等名人文化,打造全国篆刻之乡,承办全国性书法大赛,建设西泠印社创作基地,挖掘新一代桐乡籍名人资源,不断丰富桐乡名人文化内涵。
创响古镇文化品牌。继续推进乌镇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着力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镇和国际风情一流小镇;实施崇福、濮院、石门等古镇及梧桐古城区保护,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着力培育传统文化、现代时尚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的示范点。
创响运河文化品牌。以运河申遗为契机,充分挖掘我市运河沿线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古镇文化、农商文化、吴越文化,着力打造连接乌镇、石门、崇福、濮院等千年古镇、体现桐乡深厚人文底蕴的风光旅游带、人文旅游带,推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
2、挖掘历史文化遗产
打造历史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品牌。加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创建全国文物先进县。建立罗家角遗址公园,编制谭家湾遗址保护规划,展示桐乡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全面实施文保单位轮修维护工作,争创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增加5处。深入开展农村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打造“美丽乡村”。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进一步做好传承人保护工作,推进各类传承基地、项目建设,促进活态传承,力争晋级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8项。
打造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品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利用,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深入研究运河文化、古镇文化、蚕桑文化、菊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编纂出版《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二辑》、《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等著作。
打造文化传承保护队伍。申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行基层非遗工作者和非遗保护志愿者培训班,建立基层非遗工作队伍和基层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让非遗管理和保护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探索成立非遗保护志愿者协会,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3、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提升城市人文形象。在新一轮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高起点规划,突出人文特色,既传承传统文化文脉,保护既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古迹,又不断展示新的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城市魅力。完成崇福横街街区、濮院翔云观街区、梧桐永宁街区(明代建筑夏家厅)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及开发。
打造城市文化窗口。精心打造环凤凰湖区人文景观带,建立环凤凰湖名人雕塑群。结合凤鸣公园改造注入漫画元素,打造漫画主题公园。建设“名人文化形象大道”,打造城市形象展示窗口。
打造城市宣传窗口。利用户外大型电子屏、平面广告、特色墙绘等各种载体全面展现桐乡特色文化,大力营造桐乡人文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良好氛围。
4、完善文化服务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启动市体育中心、市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档案馆等文体活动场馆建设。完善镇街、社区文体活动设施配套,规划建设全市新市镇综合文化站(中心)12个、城乡一体新社区文体中心60个,创建省文化强镇2个,省级体育强镇(省级先进街道)实现全覆盖。切实加大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文化茶馆、文化(示范)户等基层文化阵地长效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推进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有线数字电视及有线广播覆盖率达到100%。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根据基层群众的需求,结合“一镇一品”、“春燕行为”、“种文化”等文化项目要求,组织业务人员深入部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开展群众文艺辅导工作。每年开展诸如合唱团、排舞、摄影、农民画、秧歌等一系列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育手段,为我市培养了一批基层文艺骨干。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全面推进“文体惠民”工程实施,组织文艺、曲艺、书画、体育、图书等小分队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每年举办文艺演出场次300场次以上、广场文化100场以上、文化下户1000场以上、电影2131工程(农村电影放映)3000场以上。2011年举办“民星大舞台”近30场,表演节目近200个,演出人员达1000多人,吸引观众10000多人。此外将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优化工程”、“文体活力提升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等六大工程,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
二、桐乡是个好地方,好在文化产业兴旺
桐乡市正着手提升文化产业的品质、品牌和品位,实现桐乡文化产业兴旺,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由“桐乡制造”到“桐乡创造”的转变。
1、依托经济优势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品牌
加大基地品牌建设。桐乡市以濮院“全国最大毛衫集散中心”、崇福“全球皮草贸易基地”、洲泉“中国蚕丝被服生产基地”等综合性产业集聚区在服装界驰名,目前已建立濮院毛衫品牌中心、崇福皮草大世界、桐乡世贸中心、桐乡国际蚕桑城等大型专业市场。桐乡的服装产业优势可见一斑,在此基础上,为创立桐乡品牌、打响“衣柜桐乡”的口号,桐乡重点发展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和广告营销等行业,提升“衣柜”的含金量。
拓展人文特色品牌。漫画产业是桐乡又一个文化品牌代表。桐乡依托茅盾、丰子恺等近现代名人文化的传承发扬,陆续取得了“中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中国摄影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特别是近年来,桐乡通过全国大型漫画大赛的举办及本地漫画迷的培养,漫画产业已成为桐乡文化的一块特色品牌。依托这一品牌特色,桐乡市还不断举办和组织漫画教学研讨会、漫画名家专题讲座、丰子恺漫画艺术展等,为漫画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和载体。
建设养生文化品牌。依托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实力,休闲养生文化在桐乡风生水起。制定“将乌镇建设成为中国旅游第一大镇、国际一流风情小城”的目标,积极打造乌镇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和未来中国休闲养生目的,加大旅游设施和水乡特色建设投入;建设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积极探索实践“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模式,引领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新趋势。
2、依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品质
传统文化展新枝。围绕“以菊办节,以节扬文,以文提质,以质兴城”的理念,在杭白菊盛开之际,桐乡举办“中国·桐乡菊花节”,著力打造“杭白菊之乡”这一品牌,涉及商务、文化、旅游等项目,秉承“以节招商”的目标,菊花节已成为桐乡地方文化个性的重要内涵。
名人文化开新花。依托茅盾文学奖,“子恺杯”全国漫画大赛和“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桐乡拓展颁奖典礼的外延,通过组织座谈会、商务洽谈会等名义,广泛吸引作家、漫画家、摄影家、影视界投资商、制片人、导演、编剧等相关人士,使之成为优秀作家、漫画家、摄影家与影视界专业人士面对面交流交易的平台。
文化旅游结新果。2011年,乌镇景区接待游客525万人次。桐乡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19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41万余人次,与其他周边县市横向相比,处于领先地位。文化旅游产业的扎实基础和显著优势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依托古镇旅游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品位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乌镇历史古迹众多,古民居密布,有着约16万平方米的历史街区建筑。桐乡市在保护乌镇的同时,融合了浓郁的文化生活气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在保护过程中,乌镇不仅仅对历史建筑实行了再修复,更在留存历史文化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于全国范围内率先走出了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创了“乌镇模式”,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上走在了前列。
文化与创意相结合。漫画文化与创意相结合,打造漫画延伸产品,刻有丰子恺漫画的艺术茶杯具、印有漫画作品的蓝印花布等文化产品渐渐形成了独有的品牌文化。结合江南传统民俗文化、吴越文化、菊文化、茶文化、蚕桑文化等,推广菊花茶、蓝印花布、丝棉织品、竹刻画、剔墨纱灯等工艺展示,培育和发展更多的民俗工艺品企业,创响一批桐乡自己的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品牌。
文化与实业相结合。提升320创意广场服务内涵,示范带动崇福皮草、石门皮鞋、洲泉蚕丝、家纺等优势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文化含量的时尚创意产业转变。吸引更多服装设计、品牌策划、软件开发等高端服务型单位,吸引更多的知名设计师来设立工作室,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提高产品品牌价值和创意附加值。
三、桐乡是个好地方,好在文化创业精彩
1、文化创业基础较好
传统产业基础扎实。桐乡市传统产业发展良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块状特色经济区,如乌镇旅游、石门农业、濮院羊毛衫、崇福皮草、大麻家纺等,这些传统行业发展历程长、规模大、实力强,分布集中,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产业升级要求迫切,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铺设了舒适温床,精彩创意与扎实的产业基础结合,有很大的发挥和增值空间,依托传统产业升级、提振块状经济是发展创意产业大有可为的重要途径。如濮院320创意广场的发展即是文创产业依托传统产业基础成长的典范。
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桐乡素有“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美誉,人文历史资源积淀深厚,境内分布罗家角、谭家湾、新地里等几十处古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是极为丰富,如乌镇香市、蚕桑丝织、蓝印花艺术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支撑。如能充分开发利用好桐乡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独具桐乡特色、富有文化魅力的创意设计,一定能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如乌镇文化旅游的开发、菊花节盛会的举办、丰子恺漫画艺术产业化发展等都为开发利用传统特色文化、助推经济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桐乡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而桐乡处在长三角的地理中心,东邻上海、西连杭州、南接宁波、北有南京,沪杭高铁、高速公路和运河水路纵横交错,把桐乡编织在都市圈的中央。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相对低廉的生产生活成本使桐乡优势突显,一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人才、信息、资金流和产业项目等,为该市打造长三角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重地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文化创业人才齐聚
桐乡市政府对创意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引进一批文化创意类优秀人才和创业团队;采取教育经费补贴等形式,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支持创意人才的创业计划,鼓励大学生创业。2011年9月,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置文化创意学院、管理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计划到2013年,在校生达到5000人,本、专科专业数达到15个以上。这所高校的建设对桐乡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相当重要,无论是在科研学术成果应用、促进产学研结合,还是在培育自己的文化产业人才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文化创意类的高校落户桐乡,为该市文化创意产业大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文化创业氛围浓厚
桐乡市传统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块状特色经济区,乌镇旅游、石门农业、濮院羊毛衫、崇福皮草、大麻家纺等,规模大、基础好,产业升级要求迫切,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铺设了舒适温床。濮院320创意广场的发展,崇福皮草、石门鞋业的科技创意园区,都是一种很好的探索。依托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创意产业、以精彩创意提振块状经济,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创意产业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
桐乡市正在筹建“中国动漫创意产业网”、“中国动漫创意产业商城”和“中国动漫创意产业贸易洽谈会”、“中国动漫创意产业会展”举办等平台和载体,负责启动桐乡市创意产业发展进程,计划通过1~2年的建设,将桐乡建设成浙江大学动漫创意产业科研实践基地,并在条件成熟时,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等。这些基础为文化创业提供了浓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