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茅盾故居
李亦飞
在鼓楼东大街南侧有一条古老的街道叫南罗鼓巷。它向两旁展开许多条对称的胡同,很像一个棋盘。这些胡同是由数不清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北京四合院构成。由于它们历史悠久,保存非常完整。现在成了旅游者访古探幽的去处。这其中有一条胡同名后圆恩寺胡同。北京茅盾故居纪念馆就坐落在这条胡同深处茅盾先生的晚年(1974.12~1981.3)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在这座两进的小四合院中,共35间房子,建筑总面积890平方米,住宅面积为572.6平方米。门前原来有两棵双人环抱不过来的巨大的杨树,但是在茅公逝世后的第十三个年头不幸被大风同时刮倒,还砸坏了几间房屋。后来为了恢复原貌又补种了棵,如今也已长成了大树。走进故居的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邓颖超题写的四个金色大字“茅盾故居”。字为行书,潇洒秀丽它们凹刻在一块黑色大理石上,大理石又镶嵌在一进门的影上。自影壁左转,即可见前院的全貌了。一尊雪白的茅盾先生半身汉白玉雕像(曹春生雕刻)竖立在正房的台阶前,使人不得肃然起敬。雕刻家的艺术之手,显现出了茅盾先生的睿智与安详。前院正房原来是茅盾儿子、儿媳的卧室,东厢房原来是饭厅,现在这两处房屋已辟为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前院的西厢房保持原貌,是茅盾先生的会客室。里面的陈设一切如故。西厢房南边一间是书房,共藏有3304册书。其中有马列著作,新中国期刊(如《收获》)。古稀之年的茅盾先生曾在这里接见过很多中外宾客。这包括:1980年会见外国作家伊罗生夫妇,1962年与冰心、夏衍亲切交谈,1980年在书房与巴金畅谈。院中有两畦长方形的花圃,长年种着玫瑰。花圃的上方是一个四根立柱的葡萄架,其高度几乎达到了房椽子。另外院中还种着两棵白腊树和两棵柏树,每到夏季,院子里布满了浓阴。葡萄架上曾经挂着一个秋千。据说茅盾先生的孙女经常在上面玩耍,可以想见茅盾先生晚年含饴弄孙的情景。
第一展厅里介绍的是茅盾先生自幼年直到解放前夕的生活历程(1869~1948)。包括很多照片和一些实物。1896年7月4日,茅盾诞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一个叫乌镇的江南水乡,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展厅陈列着大师幼年的小学作文文稿,老师评论则是独具慧眼,他当时就这样评论茅盾:“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学能深造前程远大,未可限量……”191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接触进步的新思想。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早在1917年的《学生》杂志上,就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政论文《学生与社会》;1920年,同郑振铎、叶圣陶等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接办并主编《小说月报》,倡导现实主义文学。在第一展厅中保存着1920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时的“文学研究会会员目录”,也保留了茅盾接编的《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一期刊本。同年在上海参加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参加党的筹备工作,并翻译了很多介绍共产党的文章,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6年,以左派国民党员的身份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留广州工作。展厅陈列着他在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合影。1927年到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官并主编《汉口民国日报》,为北伐战争进行宣传。第一展厅保留着他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讲演稿。7月,汪精卫公开叛变后,茅盾遭通缉。1928年赴日本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0年回国后,他与鲁迅、瞿秋白等革命文学先驱共同奋战,参与建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他辗转长沙、广州、香港、重庆、桂林等地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在1933年至1936年期间,为了对付国民党的检查和封锁,茅盾先生使用的笔名竟有72个之多。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他被选为理事。1939年4月新疆文化协会成立,他被推荐为委员长。在新疆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险被反动派杀害。1940年他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和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讲学。后把两个子女留在延安,携夫人来到重庆,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1941年到香港,在邹韬奋主持的《大众生活》周刊任编委。1946年12月,茅盾夫妇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之邀赴苏联访问。1948年6月茅盾先生与香港各界爱国人士联名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吁请海内外同胞团结起来,促成新政协会议早日召开;同年年底,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茅盾夫妇离香港经大连到沈阳。茅盾先生在这20年的辗转革命生涯中,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幻灭》、《动摇》、《追求》(即《蚀》三部曲)。长篇小说《虹》,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优秀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子夜》。第一展厅中保存着茅盾《幻灭》、《子夜》等小说手稿样纸,也保存着《幻灭》、《虹》、《动摇》、《子夜》等小说初版本。茅盾期间主持的《文艺阵地》仍保存完好。展厅东边展柜则保存着茅盾五十寿辰的各种贺信,长长纪念册是名家的签字。
第二展厅介绍了茅盾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动(1949~1981)。这里展出的有茅盾先生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1949年在政协筹委会上的合影,有与第一次文代会部分代表的合影,有与家人、老朋友、外国友人的合影,都是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如1962年与中日友好协会会长中岛健藏合影;有1962年与冰心、夏衍合影,也有与巴金、丁玲、刘白羽、萧三、姚雪垠等老中青文艺者的合影。从中可见出一代宗师的交友风采,也彰显了老文艺家对新作家的关怀和鼓励。展厅北墙展柜保存着茅盾出任文化部长的任命书和各种会议的证件。任命书分别是1949年与1954年两次出任文化部长的通知书。另外,这里还陈列有茅盾文学奖的奖章和证书、浩瀚的《茅盾全集》四十卷以及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的茅盾著作,展室东面墙壁上悬挂着茅盾先生病危时给中共中央的信和给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的信,感人至深。在给作家协会书记处的信中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同志们,为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的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在当时平均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茅盾先生把毕生积攒的稿费25万元无私地捐献给祖国文学事业,其精神境界令人敬仰。
由故居前院右边穿过一个小夹道,就来到了后院。后院较小,六间北房一字排开,茅盾先生为了取其清净,就作为自己的起居室了。窗前左右各有一丛灌木,名太平花,每到春天四月里,枝头就挂满了白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起居室里陈设简洁、朴素,这里藏书共计1760册,其中茅盾著作28种46册,茅盾著作(外文版)33种,共35册。各种线装书,多为古典著作,共98种662册。一进门的房间是茅盾先生的客厅兼书房,北墙、西墙和东墙都是书柜,里面整齐地码放着茅盾先生珍藏的书籍。北墙边书柜里藏有《资治通鉴》、《诸子集成》等文集。西墙边书柜里则保存着《二十四史》等书。东墙边小型书柜则保留着《鲁迅全集》、《太平御览》等书。在西墙的上方挂着一幅很大的木框油画,上面画的是一群舞蹈的波兰少女,典雅并且生动,这是1956年波兰玛佐夫舍歌舞团访华演出时赠送给茅盾先生的。在北墙书柜的前面,摆放着茶几和一对折叠式的扶手椅。从展厅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茅盾先生分别与丁玲、巴金、姚雪垠等坐在这里交谈的样子。当时适逢粉碎“四人帮”不久,百业待兴,这大概可以从他们的表情上透露出一点儿消息吧。客厅的中间有一张较大的写字台,上面有笔墨纸砚和一个台历。台历上的日期是他亲手所翻的最后一页——1981年2月19日,自翌日住院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茅盾先生曾在这张写字台上以年老多病之躯,为很多文化团体、学校、刊物和文化界的朋友们题写书名和条幅。每有所求,必尽心尽力。靠东的房间就是茅盾先生的卧室了。一张老式的棕垫铁床就是茅盾先生的卧榻。床的西边有一个三屉的小书桌,上面放着台灯、放大镜、纸笔和一些常用的资料书籍。其中保存着茅盾翻阅过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四期);他最后的著作,也就是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大部分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完成的。床的东侧是一个小书柜,藏有《小说月报》、《吴梅村诗集》等茅盾平时翻阅的书刊。卧室里还有一个小衣柜,上面曾安放过茅盾先生之妻孔德沚的骨灰盒,是茅盾搬入这个院子后亲手供放在这里的。2003年3月,孔德沚的骨灰已与茅盾的骨灰一起安放到“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在卧室的西墙上有一幅照片非常引人注目,上书“我的妈妈,雁冰敬记”。照片上,老人慈祥的目光似乎永远带着期望。茅盾先生幼年丧父,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茅盾先生在回忆录的序言中说:“幼年禀承慈训而养成谨言慎行,至今未敢怠忽。”起居室的最西头的房间陈列着茅盾先生的面模和手模,生前常用的印章也陈列在那里。四周是书柜,里面陈列的很多书籍上都有他仔细阅读后书写的批语,可谓弥足珍贵。其中多是对中青年作家的作品的眉批。如《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李自成》等,严谨仔细,可见一代宗师对作家的重视和尊重,精神令人感佩不已。在这间书房里还保存着珍本——《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三闲书屋,1936,上海)。其中有“鲁迅选画并作序目”,这是鲁迅晚年主持出版的版画选集中难得的一本,十分珍贵。
茅盾,在这个小院里度过了他最后的时日,如今,他已离开我们24年了,由他捐助设立的茅盾长篇小说奖也历时五届,成为我国当代重要文学奖项,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适逢伟大祖国55周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隆重举行了鲁迅、茅盾等六大家展览活动,成为海外华文世界一件盛事,展览充分展示茅盾辉煌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