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方笑一 汤涛 吴勇毅 夏祥伟: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特色探索高校

2023年12月23日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12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凝聚奋进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与会者围绕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角度,共话新时代高校的文化使命。本报摘编其中四位学者观点,以飨读者。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引领作用

方笑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论总结,也是具有战略高度和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第二个结合”的意义作了深入阐述。在我看来,“第二个结合”的重要途径就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早在2014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一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并对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及在其引领之下的理论创新。

  为什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其实是一个时代之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废除后,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不再是知识阶层必读必背的内容。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中国人日常写作的语言。由此,读和写两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更深的层次而言,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似乎成为古老的、艰深的、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东西。就仿佛是博物馆里的藏品,我们知道它的珍贵,但它和我们始终隔着一层玻璃,并不是触手可及的。并且,今天还是明天去参观欣赏,其实差别不大。

  这倒不是说,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已与传统文化彻底无关,而是除了课堂教学、专业研究之外,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不那么迫切、也不那么容易了。加之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传统文化在许多人心目中一度成了保守落后的代名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从政治高度和实践维度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创造性转化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成今天人们能够理解并乐于接受、融入的形态,由古老转化为年轻,由传统的老成持重转化为当下的生机勃勃。比如古典诗词,原本是以古代文人为主体创作的文学文本,包含了当代人不易理解的词语、典故,不易体会的深刻意蕴。而通过创造性转化,用文化综艺节目、动画电影、短视频等形式呈现诗词,或运用XR等技术手段表现诗词的意境,再结合人们感兴趣的节令风俗、文物考古等元素,诗词就能从文人案头走向更广大的受众。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谈到过诗词的重要性,“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经过学者、媒体工作者、艺术家等多年的努力探索,今天古典诗词的影响力已远超过往。

  创新性发展,则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的守正创新。以古籍整理为例,像《诗经》或楚辞、唐诗这样古老的对象,传统的古籍整理纯以文字形式呈现,对文本进行校勘、标点、注释,而今天不少古籍出版机构就把《诗经》、楚辞、唐诗的文本和古代人绘制的诗意图融为一体出版。原本抽象单一的文字配上典雅美丽的图画,今天的人读起来就更容易理解,也更加赏心悦目。这些图画,是古人绘制的,过去没有高清的彩印技术和排版技术,没有办法让《诗经》等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地呈现,即使配图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今天的技术则完全可以做到,只要有心为之,事实上就创造了一种古籍整理出版的新形态。这既不违背损伤古代文本的经典性,又让今天的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的关系,了解诗意图这种传统艺术样式,从而更能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


发掘档案价值 坚守文化自信

汤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华东师大档案馆坚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档案工作“四个好”,全面推进档案“治理、资源、利用、安全”四个体系建设,忠实履行“存史、资政、育人”根本任务,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全球45万师生校友,成为高校档案文化宣传的重要资源池和文化创新发展新的策源地。


  坚持文化自信 征收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价值档案


  打造名人档案资源库。华东师大馆藏档案包括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前身学校八个全宗,记录了华东师大建校72年、办学140余年的创校历程和办学成果,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着力建设“名人档案库”,收藏首度全文翻译《资本论》红色翻译家郭大力、全文翻译《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吴亮平、田汉、郭沫若、周扬以及林基路等马克思主义者和烈士的重要档案;收藏孟宪承、刘佛年、施平等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档案;保存周有光、胡焕庸、陈彪如、冯契、陈吉余等教育家、科学家的档案资料,保存王伯群、张寿镛、廖世承等教育家手迹等。截至2023年,共收藏近200位人物档案1800余卷,接收社会捐赠档案实物178卷。

  以智慧档案馆促文脉保存。华东师大档案馆是国家一级科技档案事业单位,为国内最早一批利用信息化管理档案的高校之一。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档案馆紧追信息时代步伐,着力建设智慧档案馆。2023年6月完成档案库房软硬件升级,为下一步建成智慧档案馆“数据池”做准备。保护纸质档案,实现跨校区档案利用服务,存量档案数字化率达40%以上;实现数字化档案全文检索,电子文件签报和发文数据实行单套制归档;引进SMG系统,搭建“声像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建立14个数据库;积极推进电子文件“一键归档”,丰富智慧校园“一网统管”“一网通管”的平台建设。档案馆研发“档案利用预约服务平台”,满足全球师生校友“24小时×7天,365天随时随地”预约服务。


  深耕史志编研 塑造师大文化品牌


  出版“丽娃档案”丛书,传播优秀文化。华东师大档案馆挖掘特色档案资源,编撰出版《图说华东师大》《圣约翰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等16部校史图书、《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等7位校长“校长与大学”系列;组织完成《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共7辑,通过“抢救式访谈”完成近200位老教授、老领导和校友的采访和档案征集;编撰出版30余部3000万字精品文献。“丽娃档案”丛书,保存师大先贤的智慧人生,为研究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史料,两次入选上海市档案文化传播项目奖,分获中国高教学会校史分会“著作类一等奖”“上海改革开放40年四十种优秀文史图书”,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

  深耕史志编研,塑造档案文化品牌。华东师大档案馆实施“一二三管理”工程,其中“二”即推行“研究型团队”建设。历经十余年耕耘,2021年编撰出版首部《上海市级专志·华东师范大学志》(1951—2011年),系统记述华东师大60年建校历程和131年办学史。2022年出版《图说华东师大》,以馆藏图片为基础,探索校史文化传播新方法。2023年举办《图说华东师大》出版暨图像证史:大学史的可视化叙事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40余位大学校史研究专家和档案馆馆长展开深入探讨,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实施跨界合作 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校地合作,共享文化。华东师大档案馆继与地方合作建设常州“吕思勉纪念馆”、温州“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之后,2018年与贵州兴义市合作建设“王伯群故居陈列馆”,与赤水市联合出版《大夏大学与赤水》、在赤水一中建设“大夏大学校史陈列室”。2023年,档案馆与赤水市决定在文昌宫共建“大夏大学纪念馆”,并将于2024年大夏大学建校百年纪念日前完成。同时,档案馆助力江西赣州深度发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翻译家郭大力纪念馆建设,举办红色主题大型展览等活动。

  校区合作,发掘地方档案资源。华东师大地处的上海市普陀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无产阶级革命家吴亮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创作者田汉等许多校史中的著名人物在普陀区学习、工作和生活。2022年,华东师大档案馆与普陀区档案局开展合作,联合挖掘地方人物档案资源。同时,档案馆与上海图书馆联合开发共享口述人物目录,推动上海名人库建设。

  跨部门合作,提供历史经验。档案馆与西南财经大学联手合作,出版《光华大学与成都十年》并举办出版座谈会,两校党委书记为《光华大学与成都十年》新书揭幕。与校内部门合作,整理编研附属学校档案文献,梳理大学与前身学校附属中学共同发展历程,出版《华东师大附属学校史料辑》等成果,为新时代多校区办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发展等提供历史经验。


  以文化人 发挥档案校史育人功能


  校史馆成为学校文化地标。华东师大档案馆充分发挥场馆作用,通过校史馆、人物馆、主题特展等形式,“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弘扬“英烈精神”“大师精神”“科学家精神”,弘扬“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校史馆与群贤堂、大草坪和思群堂构成“校史风貌区”,全景式展现华东师大建校70年的文化传统、办学成果和社会贡献。

  创意档案主题展览。档案馆通过举办系列展览,展现学校红色基因文化和大师精神,传播大学精神。结合线上线下,举办传承学校红色基因的《华东师大英烈谱》《勿忘·前行:沪西抗战史料展》《真理的光芒:红色翻译家郭大力与〈资本论〉》,弘扬“大师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鸿儒硕学,文阵雄帅——华东师大“上海社科大师”风采展》《周抗手稿捐赠和生平回顾展》《扎根中国 河口兴邦——科学家沈焕庭事迹专题展》《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等主题展览。指导《孟宪承》《伯群校长》《光华,光华》等校史剧的编撰演出,丰富校史文化和校园文化。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


文化作纽带 语言垫基础

吴勇毅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宏大、内涵丰富,可以从多个维度加以理解和领会。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出席“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仪式上提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由此,“根、魂、梦”的思想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华文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亦为新时代华文教育指明了方向——寻根、铸魂、圆梦。

  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宣传文化思想工作提出“七个着力”,尤其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对指导国际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一方面和平与战争的选择、不同价值观的碰撞,让世界变得动荡不安,另一方面各国科技、经济和民生的发展极不平衡,诉求多样,但多元文化和平共处,多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创、共享人类进步的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才能坚持守正创新,开创一个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局面,既能自信地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我们的语言与文化,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也能以宽容、尊重、共情的态度去理解和看待其他文化和语言。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织编写制定的《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就是一个具体实践。这个《参考框架》提出了四个维度的文化教学总目标,即“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意识”“文化态度”,不仅帮助中文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社会与生活的概况和主要特点,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理解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联系,理解文化产物、制度、行为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内涵和观念,还促使学习者在学习与体验中华文化和真实社会的过程中自觉进行对比,从而理解中华文化与学习者本国文化的异同,培养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进而能客观评价中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间的差异,超越刻板印象和文化偏见。

  语言通达五洲,文化作为纽带。践行文化思想,华东师大的国际中文教育一直走在前列。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丁安琪教授等出席“‘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的角色与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院长论坛”“秉承‘一带一路’精神,培养中文人才,架起中印尼文化沟通的桥梁——三一一大学第二届孔子学院国际会议”,分别就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和教师发展与研究展开主旨演讲,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尤其是沿线国家当地人才培养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可喜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在东南亚国家深入人心,刚刚正式启用的“雅万高铁”就是中国与印尼合作的典范。经济建设、贸易交往、科技进步也促进了中文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印尼的汉语学习和中华文化研习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地区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国际中文教育也越来越职业化、专业化。在当地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华东师大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培养了大量的“知华”“懂华”“友华”的人才,也真正架起了一座“民心相通”的桥梁,织成了一条不同文化联系的纽带。

  文化是一种烙印。对于文化来说,语言有三重性: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了解文化的途径。国际中文教育教汉语和汉字,本身就是在教文化。我们更希望中文学习者能用中文作为工具来了解、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意蕴和文化深层的价值观、世界观。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历史与时代赋予的重任,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夏祥伟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作为高校文博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历史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结合”,积极推进新时代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努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和战略全局的重要和突出位置,亲自指挥、部署,出席系列重要会议、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等。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的高度,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体系完整的并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和充满着中华文化独特内涵的光辉著述,必将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贯彻落实并不断丰富发展。


  “两个结合”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而后,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并系统阐明了坚持“两个结合”的内核、原则、方法、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新高度新要求,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历史自信坚定“四个自信”是与“两个结合”相统一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全党要坚定历史自信”。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已先后10多次围绕坚定历史自信作出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坚定历史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百年之交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及延伸至中华文明史的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立,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克服种种困难和生生不息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和保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历程始终关切和探寻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核心要义,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科学行动指南,也是与以历史自信坚定“四个自信”相统一的。

  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必由之路,以历史自信坚定“四个自信”,主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新时代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两个结合”,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创新工作方式,深化服务理念,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新时代高校博物馆育人机制建设,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基层华章,从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而言就是:一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基层党建与文博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二要创新办展方式,挖掘与“两个结合”相关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要坚持为师生校友等办实事好事,提供有关实践平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要深入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探索深化服务社会新模式,在实践中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五要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和研究等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馆长)


阅读原文


来源丨解放日报 专版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