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以“文化三地”为引领,焕新历史建筑。图为世界会客厅建筑外观。上海虹口 图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联合主办的中犹历史交往学术研讨会11月3日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举办。会上,华东师范大学-虹口区犹太联合研究院正式成立,旨在协同推进社会资源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双向赋能,助力区校高质量协同发展。虹口区委副书记姜爱锋,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分别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虹口区犹太联合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中犹历史交往学术研讨会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等理念。在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的背景下,以上海和犹太人的渊源为抓手,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研究,凸显“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上海故事,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必然要求。
联合研究院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构建上海城市名片、深化中犹民族交往”为宗旨,秉持“开放、创新、沟通、融合”的学术理念,将积极整合校内外各学科研究力量,广泛联系国内外同行,以服务国家需求、上海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和博物馆的协同作用,打造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为虹口区和华东师大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虹口区犹太联合研究院院长沐涛教授从学术研究、智库咨询、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五个方面阐述了研究院的未来发展蓝图。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位于虹口区长阳路62号。始建于1907年的摩西会堂,由当时旅居在沪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兴建,1927年迁至长阳路,二战期间,在沪的大批犹太难民经常在此聚会。2007年,犹太难民纪念馆在此建成。
研究院聘请了来自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时首批聘请6位中青年学者担任兼职研究员。
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潘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和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联合研究院首批聘请6位中青年学者担任兼职研究员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与会,探讨文明互鉴交往历史,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大家一致认为,联合研究院应当以强化学术研究为先导,加强学术团队的搭建,着力打破学科界限;丰富研究视角,从近代商人群体和普通民众与犹太难民的互助、上海犹太人与中国抗战、犹太难民区与南市安全区比较研究等角度拓展对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认识,从文明交往、城市史、贸易史、全球史等视角进一步凝练中国犹太学研究话语叙事体系;重视文件档案收集与整理,深化学术史研究并布局资源数据库建设;提升学术研究对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
“红色的信仰 无悔的选择——傅莱与中国的情缘”展览
展览地点: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
展期:持续至11月17日
会后,与会者参观了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展出的“红色的信仰 无悔的选择——傅莱与中国的情缘”展览。该展览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共同主办。
20世纪上半叶,一大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助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来自奥地利的傅莱医生是他们中的一员。
展览共分“信仰初燃”“投身革命”“扎根中国”“无限眷恋”四个部分,全面聚焦傅莱为了追寻共产主义信仰来到中国、扎根奉献65年的人生经历。通过39件实物展品以及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傅莱救死扶伤、钻研医术、教书育人,服务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感人事迹。
其中,傅莱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笔记、珍藏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聂荣臻亲笔签名的信件等均为首次展出。
展览希望传递出以傅莱为代表的国际友人的精神力量,激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共同指导,并得到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的支持。
来源|历史学系 编辑|蒋萱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