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上午,由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图书馆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第36期在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顺利开展。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数字产业、应用统计学、生命科学、地理学、哲学、科学政策等不同领域,来自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同仁,围绕“交叉科学时代下的集体知识与交流网络”主题展开研讨。
在论坛开幕式环节,哲学系朱晶教授和陆凯华副教授感谢来自参加这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对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介绍了团队在学校培育下取得的进展,团队今年相继获得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凸显了当前围绕交叉科学时代下科学研究的新特征来展开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一场特邀报告是来自同济大学长聘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臧志彭,报告题为“元宇宙:媒介与空间”,臧教授对元宇宙的现状为出发点,引出元宇宙的发展已经与人们的日常密切相关,讨论了国内文旅元宇宙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出现。同时,臧教授从人类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元宇宙的本质就是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并且指出应该从超狭义、狭义、广义等不同尺度下,重新认识元宇宙的内涵和要素。
同济大学臧志彭教授
随后,上海财经大学新闻系副系主任董宸副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传播中的文化价值”为题,围绕什么是艺术?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需要什么特点?两个问题进行探讨人工智能何以能够进行文化传播。董老师阐述当前国际主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背后的架构,并对人工智能算法的基本逻辑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艺术是大量选择后的一种产物,人工智能进行创作需要创作人输入所期望剧情的具体“要求”。
上海财经大学董宸副教授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世界科学》编辑部游文娟主任从科普实践者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交叉科学时代下的集体知识与交流网络。游主任梳理了国际科学传播从公众接受科学、公众理解科学到公众参与科学和科学家理解公众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了国内从公民科学素养到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指出科普的“桥梁”属性。在分享中,游主任把一线科普的实践经历和前沿理论研究以及国家科普政策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了当前科普存在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困境,也前瞻性地思考了未来科普的布局和方向。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世界科学》编辑部游文娟主任
针对每位专家的报告,与会师生围绕研究内容从不同的学科和研究背景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积极分享见解。
论坛第二场是研究生专题。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李玉宏,李玉宏针对当前AI带来的黑箱问题和可解释性问题,探讨了不同背景的科学家是如何在确保预测性能的同时推进可解释性。其次,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宇笛汇报了社群科学认知多样性的涵养问题,王宇笛首先明确认知多样性对于社群科学的重要性,认为社群科学中产生的问题,应当从认知层面予以关注。进一步,她探讨了社群科学中的认知多样性及其不足,尝试性回答涵养认知多样性的方式及具体路径。最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张子琪汇报了题为“个体健康行为中的认知模式”,从知识论的视角探讨了科学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尝试提供如何通过提升公众认知能力来促进健康行为的洞见。
圆桌论坛部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项目组成员和与会专家展开了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科学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晶教授再次感谢与会学者对团队建设的大力支持,期待来自文理不同学科的学者在未来开展更紧密的学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