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光才

发布时间:2020-12-29浏览次数:1970

闫光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术制度与政策研究,比较教育,教育、文化与社会

社会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著作:

《精神的牧放与规训:学术活动的制度化与学术人的生态》,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美国的学术体制:历史、结构与运行特征》,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The Circumstances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Critical Educational Studies in China”,Chapter 27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ritical Educationedited by Michael W. Apple, Wayne Au, and Luis Armando GandinRoutledge, 2009, Co_author: Chang_Yin

《思潮涌动与教育变革》,专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文化政治与教育》(阿普尔著),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大学的人文之旅》,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民办教育引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比较高等教育》,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主要论文:

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逻辑,《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1

对英美等国家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取向之评析,《教育研究》,2014年第2

年龄变化与学术职业生涯展开的轨迹,《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2

侏罗纪公园中的展品,《读书》,2014年第8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ulty mobility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Vol.69 No.4, YAN Guangcai, YUE Ying*, NIU Menghu,SSCI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3

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4 (新华文摘,2015年第5期转载)

学术活力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0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改了什么?《光明日报》,2014325

尊严是变革时代大学必要的优雅,《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8

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兼议当前的大数据热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4

约翰旧影,燕京遗踪,《读书》,2013年第3

学术团队的运作与人才成长的微环境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1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澳门理工学报》,2013年地3

谁的大学?最后的教授?《读书》,2013年第11

让高校学人”静下心来做学问”,《光明日报》,2013710

“学术场域中的锦标赛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11

“高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认可机制及其合理性”,《教育研究》,201210

“学术等级系统与锦标赛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3

“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间关系失衡的迷局”,《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7

“人才强校”战略内涵与其实施的现实境遇”,《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11

Thoughts o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Chinese Education &SocietyVol 44No 5.11.

皇家科学院和学会:学术与政治、国家,《读书》,2011年第7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知识建构还是话语策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第4

差异社会中的机会均等:素质教育展开的制度困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

低碳时代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内涵及学术研究走向,《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3

关于高校”去行政化”议题的省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

关于创造力、创新与体制化的教育,《教育学报》,2011年第2

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1

韦伯之后的学术与政治,《读书》,2010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2

亚努斯的隐喻:去行政化语境下的学术精英角色与权力内涵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10

关于教育评价及其风险,《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4

对外开放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关系内涵,《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0

高校学术失范问题的探索性实证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4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system in China: Its history and present challenges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No 32009

困守象牙塔,读书,2009年第6

高校学术”近亲繁殖”及其效应的分析和探讨,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4

“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研究型大学内部的潜规则?,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8

高校学术失范现象的动因与防范机制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2

学术共同体内外的权力博弈与同行评议制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5

知识分子的时代境遇与现代大学的自我救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11

中国学术制度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境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

迫不得已的荒谬?,读书,2008年第7

批判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境遇及其可能,教育学报,2008年第3

“所罗门宫殿”与现代学术制度的缘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1

文化乡愁与工具理性:学术活动制度化的轨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2

子宫、语言和政治,读书,2007年第3

美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基督教政治,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6

批判教育研究的学术脉络与时代境遇,教育研究,2007年第8

学术认可与学术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则,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4

田野札记:中国民办教育制度演进的逻辑,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4

学院人的癖好与大学的制度安排,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

教育研究中量化与质性方法之争的当下语境分析,教育研究,20062

以政治正确的名义,读书,2006年第9

是开放还是关闭:读列文的”美国心灵的开放”,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2

图像化时代的大众趣味与学术人的境遇,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9

大学与城市、社区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6

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

你站在谁的一边,读书,2005年第2

学术环境的整体优化与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方略,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

清华国学院的浮沉及其在当代学术界的价值,学术界,2005年第2

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诚信,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1

权力网络:民办高等学校的日常生存状态,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2

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2

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标定,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2

校服的一种文化诠释,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3

中关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4

真实与虚妄:学生的赛博世界,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4

走向日常生活的生命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5

在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公正,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6

“辫子” 与学校的 “发型” 文化,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7

控制与反控制:日常教育中的阅读,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8

中关村高校群落与文化生态,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

学术制度建构的合法性与合理的制度安排,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9

人类学者视野中的硅谷,读书,2004年第1

开放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

话语霸权、强势语言与大学的国际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1

当代中国教育理论话语纷呈背后的忧思,新华文摘,2004年第17

新保守主义与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的危机,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

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传统大学与社区间互动的经典案例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4

从断裂到整合: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变迁,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1

导师制与牛津传统所面临的危机,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第1

城市社会中高校群落现象透视,教育研究, 2003年第5

全球化:一种意识形态? — 全球化语境下大学与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

教育评价的正当性与批判性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

整体性坍塌之后:当代知识格局调整与大学普通教育变革,比较教育研究,20034

斯坦福的硅谷与硅谷中的斯坦福,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9

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第6

对大学人事制度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0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底线公平,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中小学语言教育改革,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9

现代大学的人文关怀与本科教育的职业取向,复旦教育论坛, 2003年第5

大学组织特性与组织文化模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2002

也谈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 “真实” ,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

理解大学:关于大学的断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3

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3

教育的生命意识:由荒野文化与园艺文化的悖论谈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2

NCLB与布什政府的教育政策倾向,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8

约制民办教育中不良竞争的制度分析,教育与经济,2002年第4

精神的牧放与驯化,教育参考,2002年第78

大学的社会责任,随笔,2001年第3

20世纪大学普通教育思想回顾与述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5

从功能与结构角度析国外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间的关系,民办教育动态,200112

大学组织整合的文化视角扫描,教育研究,2000年第11

大学的自治传统,读书,2000年第10

大学组织的管理特征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关于学术生命周期的实证检验与我国学术制度与政策的调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373083,2014

主持教育部规划司委托项目:行业需求与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调查,2014

主持”人才强校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009

主持”高端学术人才评价标准与模型研究”,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点项目,2009

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年度发展报告—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为标杆”,华东师范大学育学理论创新与教师教育实践改革创新基地项目,2009

主持”学术精英的成长环境与机制研究”,上海十一五哲社规划和上海市教科重点项目,2009

主持”中美学术产出差异的体制性因素比较研究”,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点项目,2008

主持”我国学术制度建构与学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

主持”北京高校学术研究体制的运行状态、问题及对策的实证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2006

主持”当代大学本科教育方向调整与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

主持”城市社会高校群落与社区间的互动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主持”理解与诠释:一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调查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资助项目暨七方研究所研究项目

负责顾明远教授”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子课题《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负责钟秉林教授”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子课题”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奖励情况:

201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3年 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9年,入选闵行区拔尖专业人才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届高等教育优秀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