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大榭遗址四千年前的制盐手工业:史前海岸带社群面对海平面上升的“经济转型”

  良渚末期突发海平面加速上升、极端风暴事件频繁,其造成的海岸带水涝灾害导致了杭州湾南北两岸很多良渚遗址被废弃,良渚古城的精英远走他乡(良渚文化末期的气候变暖和海岸带水涝灾害发展过程),其后续的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以及马桥文化,社会复杂程度明显降低,甚至被认为是回归到了以渔猎为主的简单社会。

  然而这个时候,浙江宁波大榭岛上却出现从渔猎经济转变为专门的海盐手工业生产,在2400-2000 BC,该遗址有至少27座盐灶,用于规模化的海盐生产。大榭遗址为什么会在良渚末期出现这种“逆流而上”的经济现象?古代人类在该地如何生产海盐?

  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和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一起合作,通过多学科手段,对大榭遗址的形成过程、古代人类制盐工艺的地层学证据展开研究,并探讨了大榭制盐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及史前海岸带人类社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大榭岛地形,大榭遗址和春秋时期的制盐遗址群

  相关成果发表于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华东师范大学郑童童和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雷少为该文章并列第一作者。

  我们在此对该研究成果做一简要介绍。该研究采用有孔虫和碱土金属元素作为主要手段,发现:

  1)大榭遗址在大约2960 BC脱离海水影响,成为淡水环境,因此吸引了人群在此定居,并形成大榭一期文化遗存和土台A。

  2)但是,大约2390 BC之后、即大榭二期,土台A的堆土中再次出现少量有孔虫以及指示海水影响的Sr元素含量升高。紧邻土台A的钻孔地层中,也在2150±400 BC(OSL年龄)出现Sr元素的显著增高。

  3)土台B形成于大榭二期,其堆土直接覆盖于生土层之上。我们的有孔虫结果显示,生土层富含广盐和半咸水属种,指示潮滩环境。因此,大榭二期,遗址应处于潮滩边缘,为潮水可以直接淹没的环境。

  上述现象与良渚末期的海平面上升事件和极端风暴灾害频发一致,反映了海平面上升背景下,大榭遗址所在位置环境条件的改变,同时也解释了大榭二期人群加高土台的行为。

(A)T0705S剖面(位于土台A)与(B)T0914W剖面(位于土台B)中的有孔虫丰度与各属种的相对丰度

  土台B的堆土也包含大量有孔虫壳体,其属种组成、丰度与下伏生土层基本一致,反映堆土来源于潮滩环境。结合堆土中常见制盐废弃物的现象,认为是古人制盐后废弃的盐泥。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考古发掘者关于制盐原料来自于潮滩盐泥的推测,也与历史文献中“刮滩淋卤”的记载一致。

  有趣的是,虽然属种一样,堆土和生土的有孔虫形貌上却有明显差别,最明显的特征是生土中多为透明、保存良好的有孔虫壳体,堆土中却多为不透明壳体,显然,堆土中的有孔虫房室内有充填物。

  我们将生土和堆土的同一属种有孔虫镶嵌于树脂并抛光,直至有孔虫房室内部充分暴露。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堆土中的有孔虫房室,多被不定型的碳酸钙矿物充填。这种不定型的矿物特征,反映其形成机制为蒸发作用强烈、碳酸钙过饱和时的快速析出。因此,我们认为,大榭古人在用海水淋滤盐泥之前,首先晾晒盐泥,以富集盐分,且可以去除大部分碳酸钙,提高盐的质量。

(A)生土层中透明的有孔虫壳体;(B)大榭二期废弃盐泥中不透明的有孔虫壳体
有孔虫背散射照片(A,D,G,I)、元素相对质量(B,E,H,J)和充填矿物扫描电镜拍照(C,F)

  土台A地层剖面的碱土金属元素还出现一个异常现象,即随着遗址所在位置成陆,大榭一期地层却表现出Ba元素的异常低值和Sr/Ba的异常高值。

  Ba离子常被黏土矿物吸附,富集于淡水环境,遇到海水即被快速解吸附(中国东部新石器时代的海洋文明——来自浙江宁波乌龟山遗址的启示)。因此说明土台A的大榭一期地层也受到了海水的作用。

  然而,这种现象与其不含有孔虫且Sr含量低值矛盾,也与大榭一期人群在此定居矛盾。所以我们认为,上述Ba离子的异常低值反映了人类的制盐活动,即大榭二期人群在土台A上用海水淋滤盐泥,海水下渗,改变了大榭一期地层的元素组成。

(A)T0705S剖面和(B)DX-7孔中的醋酸提取态的Sr、Ba元素浓度。同时,大榭岛现代山麓土壤、大榭岛潮滩表层样和穿鼻岛潮滩表层样的Sr/Ba分别使用黄色、蓝色、绿色线条表示,作为陆、海相端元。T0705S剖面的有孔虫丰度可用于与碱土金属元素对比。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榭史前制盐工艺中,从滩涂收集制盐原料、晾晒盐泥以及淋滤盐泥的流程。

  此外,我们还指出,大榭遗址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具有以下资源和环境优势:

  1)大榭遗址位于被山地三面包围的半封闭环境,比起开放海岸而言更加安全;

  2)良渚文化末期的海平面上升事件,使该遗址位于潮滩边缘,因此十分方便获取盐泥资源和海水;

  3)周边的山上可以获取丰富的植物与木材,用于燃烧煎炼卤水。

  正是具备上述优势,使得大榭遗址在良渚文化末期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杭州湾南北两岸很多遗址、古水稻田废弃形成强烈对比,体现了海岸带史前人群对环境变化具有很好的快速响应与适应能力。从大榭岛上还发现众多春秋时期的制盐遗址来看,海盐生产很可能成为该岛后良渚时代的“支柱产业”。

良渚文化末期的海平面上升、环杭州湾海水入侵、遗址废弃以及与大榭生业经济转型的对比

  番外:

  宋代词人柳永曾在明州昌国县盐场(今舟山定海)任盐监,在任职期间创作了《煮海歌》: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本研究的成果正是印证了《煮海歌》中的“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这一制盐方法被总结为“刮滩淋卤法”,在《宋会要辑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太平寰宇记》等史书中也多有相似记载。我国有关盐业的文献记录数量相当可观,在中国的制造业中,除农业和纺织业,几乎没有其他产业部门拥有如此丰富的记录。

  可见大榭史前海盐生产工艺被这里的人们一直沿用。实际上,直到近代,宁波、舟山一带部分村落仍然保留了这种制盐传统。

宁波象山杉木洋村的土盐烧制方法(摄影:赖钟鸣;来源:宁波通讯, 2011(4))

  Zheng, T., Lei, S., Wang, Z.*, Li, W., Mei, S., Wang, J., Meadows, M.E., 2023. Prehistoric sea-salt manufacture as an adaptation strategy to coastal flooding in East China.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302, 10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