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明代治水能手叶宗行的网络电影《江浦合流》11月在上海播放,10月26日,她斩获2024亚洲国际电影节金鹮奖网络电影最佳编剧奖、最佳新人导演奖和最佳影片提名
【导读】文汇讲堂2024年的“上海6000年”系列7讲已完美收官,该系列是“上海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丰富展开,蕴含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今刊发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位学者撰写的理论稿件,从另一个维度感受上海6000年的精神意蕴。此篇观点:上海6000年历史这个富矿和鲜活资源,为何和如何要与大中小一体化的思政课发生化学反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教育进程中,不断提升并巩固思想政治课的思政引领力是事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议题。上海6000年历史,浓缩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是一座提升思政课引领力的富矿。用好上海6000年文明叙事,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运用中华文脉中蕴含的文明成果,用历史发展佐证辉煌成就,用文脉延续谱写当代华章。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内在必然
用历史的纵贯线,讲深思政课。上海6000年的历史,蕴含着敢于奋斗、海纳百川的精神气度。向历史深处进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根脉所在,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传递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距今五六千年前,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见证了上海人文历史的起源,也参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守好中华文化的根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关键在于将其融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进程之中,贯通于不同学段的知识学习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是打通课程知识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思政课堂上,真实的历史故事,总是最能引起学生关注的。因此,将上海6000年历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黄河文化南移与南方文化北上,在上海交汇后,分别形成了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构成了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最早注脚。
用文化的延长线,讲透思政课。挖掘和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有利于为立德树人铺就坚实的文化基础。立足本土,挖掘地方文明史,是讲透思政课的有效方法。上海五大新城博物馆所呈现的考古成果已证明,距今6000年前,第一批先民即开始在此定居、滨海垦荒,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灿烂文明,显示出了人类的开拓进取精神。文化对教育对象产生双重影响,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消极的文化则会阻滞教育对象的发展。以文化人既是优良传统,也是时代要求。立德树人就是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资源,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助推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文脉的标志线,讲活思政课。文脉传承是一个国家存续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精神溯源的重要依托。讲好区域文脉的延续过程,是青年学生构建中华文化整体拼图的重要过程。上海6000年中一脉相承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贯通古今,完整演绎了文脉如何从历史走来、向历史而去。在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过程,讲好地域文明的演进史有利于加深青年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对青年学生而言,属地化的文明形态能够带来天然的亲近感。还应看到,思政课呈现出政治性与学术性统一的鲜明特征,政治性带有与生俱来的严肃性。因此,讲活思政课既是促进课程提质增效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认同感的要求。
讲好文明的多维叙事是提升教育强国思政引领力的关键
上海文明6000年,既有经济上的成果,也有文化上的成果,具有文明叙事的丰富性。比如青龙镇作为繁华贸易港口蕴含的经济文明叙事、徐光启等人文知识分子的文化叙事,开埠后钱庄庄票和国际汇票的全球化叙事,都彰显了6000年上海文化中的多维叙事。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增强思政课的思政引领力必须立足民族文化实际,注重文明的多维叙事。
其一,注重理论叙事,增强思政课的聚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聚合力。目前,高校设置多门公共思政课,涉及中国近现代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课程包含着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的共性内容。因此,讲好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对增强思政课的聚合力具有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其二,注重话语叙事,增强思政课的感召性。话语的背后是实践,传递着实践的文化形态。话语叙事不能停留在教材语言的复读,一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上海文明6000年的历史演变,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民族故事,是思政课话语叙事的重要内容。徐光启、王圻等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带头看世界的故事,穿越历史时空,与当今时代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遥相呼应,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历史与现实资源。故事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实的回响。通过精心挑选的故事和案例,不断创新叙事方式,切实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可以使思政课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三,注重情感叙事,增强思政课的认同感。学生无法与思政课程内容共情,是影响思政课效能的“拦路虎”。化解这一问题,需要提升思政课的整体效能。究其根源,要从提高思政课的温度入手,冰冷的课程难以唤起学生的热血和激情。这就要求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思政课必须做好情感叙事,持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人民群众的情感史变化往往反映在文化中,不同类型的情感生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从上海城市沪渎的起源中,看到三国时吴末晋初守城英雄袁山松护卫上海城的史实,上海文明6000年见证着这座英雄城市的成长轨迹,反映着人民之城的情感变化。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学习规律,截取文明历史中的情感变迁,切实提升学生的认同。
切实推动上海文明的历史遗产走进大中小思政教育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文明从历史中走来,至今仍滋养着宏阔实践。上海文明6000年,既有江南文化的调性,也有海派文化的品格,还具有红色文化的正气。切实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进程中,用好上海文明发展的历史遗产,是尊重教育规律的重要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
要“以点带面”,用历史实物讲思政。在历史的新陈代谢中,有的实物如走马灯一样一闪而过,有的实物却像长明灯一样始终矗立。为实证上海6000年历史,不仅有崧泽遗址博物馆等驻地纪念馆,也有浓缩考古成果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常设馆“考古上海”。上海6000年留下了摄人心魄的历史遗迹,一砖一瓦、斑驳残垣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滚滚洪流。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就要用好历史现场,在历史浸润中树立正确方向。尤其是近代以来,上海成为中华民族命运的缩影,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呐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远追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色也构成了上海文明的原色之一。上海红色资源分布密集,是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富集的红色文化资源,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光荣足迹,为不同学段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资源库”和“工具箱”。
要“以事喻理”,用历史事件话思政。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构成的,每个事件绝非孤立存在的。“以事喻理”是一种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抽象道理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变得更加直观、易懂,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引领力。在思政课中运用历史事件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论知识,还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大事件往往阐扬着大道理,诉说着真性情。进一步看,上海6000年中的若干历史事件,有些是足以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大事件能够激发学生关注民族、国家、社会的兴趣,坚定他们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要“以小见大”,用历史人物言思政。历史和文明的交融中,最鲜活的要素始终是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既创造着物理力量、也创造着精神力量,还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正因为有人的参与,才形成了历史。上海文明6000年的文脉延续,刻写着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成为流动在中国文化长廊中的重要符号。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为大中小思政课提供了丰富且重要的教学案例资源,为青年输送源源不断的榜样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比如,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上海6000年中,前赴后继涌现了诸多如春申君黄歇、叶宗行、夏原吉、任仁发等治水英雄,文明中的历史任务的典故,为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中克服文化虚无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文化人、以文兴业要求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提升思政课的引领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要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让学生在底蕴深厚的课程教材中、在参观名胜古迹的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只要我们坚持用好上海文明的历史资源,就一定能够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文章作者:樊士博(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来源:文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