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院动态
人文学院2019级“名师第一课”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16  浏览次数:

2019年9月5日上午9时许,人文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名师第一课”在端升203成功举行。本次“名师第一课”邀请人文学院副院长罗世琴老师担任主讲人。作为人文学院资深教师,罗老师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引导2019级新生尽快调整状态适应大学生活、励志成长成材。

课程伊始,罗世琴老师对2019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罗老师从自己来到法大工作的个人经历讲起,表达了自己对同学们初入法大的紧张与好奇的理解。随后,罗老师表示自己将从三个方面对同学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进行讲解。

首先,罗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生”一词的来历及古代学校的发展。《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商朝出现“左学”、“右学”等教育机构及主要负责礼乐教育的瞽宗。西周于首都设置四面环水的辟雍及三面环水的泮宫,其中辟雍专为王大子开设,而泮宫则主要面对胄子开设。汉代萧何立法,规定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将年满8岁的孩子送去识字、读书,在其识字达到9000字后便开始读史学。东汉设立鸿都门学,经过选拔能够进入其中读书的生员便随时准备能够出任官职。除了政府设立的官学之外,春秋时期民间便已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民间私学所收学生被称为“弟子”,直到元明清之际才逐渐与演化为“学生”。因此,“学生”不是一个普通的称呼,而是对为了服务社会而培养的专门人才的称呼。学生是为服务社会而培养的人才,这就是自古以来“生”的教学目标。

随后,罗老师通过一位高数老师的故事引出了“什么是大学”的问题。罗老师讲到,到了大学,同学们脱离了灌输义务知识的时期,此时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得到知识那么简单。在古代,小学教育以文字、音韵、训诂为教育内容,中学为小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教育,而到了大学,教育内容便不再以基础的知识为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罗老师对这句话进行了逐句解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缺陷。因此要想做到“明明德”,首先要通过学习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其次还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受到批评要及时改正,争取不再犯相同的错误;而“亲民”则是使自身的个人修养能够对他人有所影响,使他人从自己身上感受到正能量;“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在自身能力达到极限的时候适当调整休息,不必过于纠结眼前之事。

最后,罗老师和同学们探讨了“诗和远方”的问题。罗老师讲到,对初入大学的同学们而言,“眼前的苟且”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生活,而“诗和远方”则暂时与大家距离较远。生活有时会是忙碌、单调而无聊的重复,然而这一切都是在为“诗和远方”做准备。一旦同学们选择了与积极的“苟且”相对的消极“苟且”,便会与“诗和远方”背道而驰,甚至面临收到学业预警的危险。

课程临近尾声,罗老师把时间交给同学,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而耐心的解答。面对同学们对待学习的疑问,罗老师叮嘱大家要留心培养方案。同学们的培养方案每两年便会进行一次调整,对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在听取师兄师姐们建议的同时不可按部就班。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临近中午时分,“名师第一课”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罗老师作为人文学院副院长,多年以来一直扎根本科生教育工作,以其渊博的学识与强大的人格魅力春风化雨影响引导着新同学。相信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可以更快地适应大学的新生活,向着人生目标稳步前进。

 

文/王秉坤

图/王晓芳


上一条:人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     下一条:认识自我,放飞青春——记中国政法...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