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讲坛第十六讲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4-09-15  来源:   点击量:

2024年9月1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办的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讲坛第十六讲“错判的教训”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生态学学院院长乔恩•古尔德教授主讲,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王志远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副所长印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苏明月副教授与谈,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郭志媛教授主持,并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朱光星老师、涂欣筠老师担任讲座翻译。

讲座伊始,郭志媛教授详细介绍了主讲人乔恩·古尔德教授的研究领域与学术成就,并指出古尔德教授主持的“预防错判”项目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资助多年的研究计划。同时,她也对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苏明月的到来表示感谢与欢迎。

讲座正式开始前,王志远教授代表刑事司法学院对远道而来的乔恩·古尔德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对参与组织筹备本场讲座的各位老师表达了诚挚感谢,并预祝讲座圆满成功。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生态学学院院长乔恩古尔德教授首先对错判在美国的历史发展源流进行了阐述,包括重要学者Edwin Borchard(1913)、Bedau & Radelet(1987)以及DNA技术的普及对错判研究的影响。传统理论普遍认为目击者错误指认和虚假供述等诸多因素是导致错判的真正原因,但古尔德教授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上述观点并未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无法为清白嫌疑人在某些案件中被错判、在其他案件中却被驳回起诉或者宣判无罪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其次,古尔德教授讲解了其开展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既有研究不同,古尔德教授采取了统计大量案例、设置对照组、扩大犯罪类别、寻求跨刑事司法领域援助的综合方法。第一,就案例筛选而言,选取案例需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被告被美国各州定罪或起诉;(2)被告犯有针对他人的暴力重罪;(3)案件发生于1980年后,因为该时期的案例更广泛地被统计、更受关注、更易被发现存在错判的情形;(4)被告为“真正无辜者”,必须兼具官方认证的无罪声明与令人信服的无罪事实证据。第二,就组织协助而言,无罪计划、警察基金会、检察官协会、全国地方检察官协会、全国刑事辩护律师协会均为案例的收集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帮助。第三,就设置对照组而言,本研究将460个案例分为“无辜者最终被认定有罪”(260个)与“无罪被逮捕起诉但最终被无罪释放”(200个)两个组别,旨在排除对错判并无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而精确定位导致错判产生的原因。此外,本研究将美国各地的案例分布情况制成图表,观察得知,相关案例在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等发达城市分布较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布少,因为在这些较发达城市,无罪计划组织等组织协助较多。古尔德教授指出,这一现象能够反映出数据来源与研究的局限性。

再次,古尔德教授深入阐释了经研究得出的结论。一方面,有六种因素影响力不显著,因而对错判不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司法鉴定造假、虐待以诱供、是否为帮派成员、辩护律师类型、是否利用专家进行辩护、种族影响等。需注意的是,在刻板印象中,黑人相较于白人更容易被判有罪,但研究证明种族并非导致错判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以下八个原因极易导致错判产生:检方隐瞒无罪证据、检方证据不足、无力辩护、年龄因素、任何先前的犯罪记录、取证错误、诚实的目击者错误、非目击者撒谎和死刑文化。其中,前三个因素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是导致错判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当刑事案件存在嫌疑人错误陈述、线人错误或警察、检察官不当行为三项要素之一时,误判更容易产生,即此时犯罪嫌疑人已被卷入存在瑕疵的程序中,并即将面临更高的错判风险。在此种风险面前,前述影响因素形成漏斗式的分流过滤机制,其相互间的作用将直接影响最终裁判结果。具体而言,在被告高龄或无犯罪前科、有效辩护、检察官无证据隐瞒等因素的作用下,错判风险难以现实化,裁判结果依然符合案件事实;但在在死刑文化、司法鉴定错误或事实不清、证人错误或虚假证词的作用下,错判风险则更容易现实化,更易产生冤假错案。

最后,教授对“错判”的概念进行回顾与反思,并指出仅将其涵义限定在“无辜之人被判有罪”之情形的观点过于狭隘,应将“有罪之人逃脱制裁”之情形也纳入错判研究中,因为后者同样是司法失灵的具体表现。对于此种情形的产生原因,美国学者进行理论研究后大致总结为警察或检察官不当行为(违法撤案或排除有罪)、权力滥用、侦查失误(错过证据或证人)、采用不可信的证人、对证据的不当处理、过时的鉴定技术、专家证人选择不当、未能准备证人或交叉询问、未能罢免陪审员九大原因。教授在对符合特定标准的案件进行实证分析后,总结出可能导致错案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影响力。将之与前述错案类型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即某些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案件裁判出现不同方向的错误。

因此,如何对此类因素加以控制成为避免错判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教授认为应视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但在此之前,发现有效的制度或措施并将之适用于刑事案件的侦察、辩护或审判等各阶段之中不失为一项有力的应对措施。目前学者已发现多种避免错案的手段方法,其中教授对四种方法进行了详解与强调:第一,“双盲”识别措施。“双盲”措施要求警察与证人事先对识别对象均不知情,从而大幅提升了证据的可信度,同时不影响正确证据的产生与适用;第二,审讯录像。审讯录像确保审讯过程的合理公正。当不存在审讯方的不当审讯行为时,嫌疑人的坦白或供述更具有可信度;第三,及时的调查与司法鉴定。根据“隧道视野”理论,不及时的调查与司法鉴定可能导致司法人员仅在其认定的范围中收集证据,以证实其先入为主的判断;第四,职业化的审视与反思。对于业已形成的错案,可以由司法人员(必要时可以吸收辩护律师)形成调查小组,对案件进行职业化的复审,发现错案原因,避免再次出现。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针对古尔德教授的讲座内容提出诸多问题,就目击者指认错误与错判的关系、美国错判案件复审机制的运作,辩诉交易对错判的影响以及“隧道视野”概念的内涵等问题与教授展开互动。在讨论辩诉交易如何影响错判这一问题时,古尔德教授通过引用一项在美国学生中开展的调查与在场同学深入交流,以此激发同学们的深度思考,探讨辩诉交易导致错判的深层原因,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与谈环节中,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王志远教授结合个人研究经历,对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法学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院开设的法学实证研究方法指导等有关课程。王志远教授同时指出,科学与法学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并不遥远,要确保法学研究经得住科学的检验、向科学精神致敬。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印波教授结合其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向在座嘉宾分享了学习感悟。印波教授指出,古尔德教授所从事的司法生态学研究的结论值得我国借鉴,同时,有必要反思此种生态是否与本土对于正义的认知相契合。此外,古尔德教授的研究不仅着眼于保障人权,亦强调不可纵容犯罪行为,其客观中立的研究视角颇具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苏明月副教授对古尔德教授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一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第一,错判范畴的界定方法;第二,在已提及的因素之外,其他更为错综复杂的影响错判的社会因素;第三,在错判发生之后,除对个体进行赔偿之外,其他修复社会整体司法公正的举措。

讲座结束后,王志远教授代表刑事司法学院向古尔德教授赠送纪念礼品,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讲坛第十六讲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摄影:白玛曲珍

撰稿:刘亦婷 张羽音 龙依琳 张茵 张家乐

审核:涂欣筠 郭家宁


Copyright © 201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京ICP备05004617-3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