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关于开展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中矿大京教字〔2024〕016号)要求,经各学院(部)推荐、学校评审,共评出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99项,其中本科70项、研究生29项。校级教学成果奖(本科)包括特等奖14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28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包括特等奖6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现公布如下:
一、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本科)名单
(一)特等奖(14项)
1.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张守宝、杨胜利、谢生荣、王志强、杜莉莉、吴仁伦、陈见行、王兆会、范业承、陈冬冬、滕腾、张村。
2.数字化技术赋能安全“一流”学科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主要完成人:吴建松、周爱桃、解北京、刘伟、孟筠青、姜锡慧、郭海军、李聪、杜锋、王凯、周彪、陶振翔、常馨予、杨小彬、马秋菊。
3.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践创新“444”三驱动教学模式
主要完成人:王海燕、陆新晓、徐超、郭海军、李峰、王毅、陈斌、雷柏伟、杜锋、姚勇征、李雪、冯玉凤。
4.“三式”融汇的资源勘查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主要完成人:王绍清、王安民、刘宇、李阔、曾一凡、鲁静、赵蕾、孙红福、张帅、刘乐、毛黎光、韩双彪、何小芳、张湜溪、吴会婷。
5.“德能兼备”能源行业特色创新环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主要完成人:于彩虹、侯嫔、王春荣、贾建丽、卜庆伟、章丽萍、于妍、周昊、苏佩东、王建超、王会姣、徐恒、张萌、夏瑜、刘彦君、马妍、张凯、竹涛、尹娟、吕海波、王思宇。
6.科工融合、交叉提质—能源矿业类高校煤炭洁净利用相关专业升级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要完成人:王建兵、邓久帅、孙志明、王卫东、刘瑞平、徐宏祥、侯嫔、曹俊雅、刘迪、黄根、王会姣、刘金昌、王启宝、张香兰。
7.思政铸魂、融合创新: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曹俊雅、刘金昌、蔡卫滨、张香兰、杨志宾、张海永、雷泽、畅志兵、马靖文、解强、唐元晖、林雄超、刘淑琴、袁宁、孙春文、冯利利、王启宝、吕海波、王立艳。
8.新时代大学生智造创新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主要完成人:郝雪弟、张晞、张运九、夏连海、邹甲、赵建伟、张文忠、朱红秀、翟国栋、周述军、刘旭涛、黄西娜、赵锋。
9.矿山智能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高文超、李亚男、周法国、李策、杨克虎、王振武、张丽、刘康。
10.双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
主要完成人:尚煜、汪文生、丁日佳、杨洋、黄辉、宋梅、童磊、信春华、王阳、胡南薇、孙旭东、张永亮、刘婵、王冬梅。
11.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及实践
主要完成人:郭东明、岳中文、吴丽丽、王雁冰、单仁亮、赵卫平、杨立云、孔祥松、张毅、杨家琦、马鑫民、杨柳、李伟捷、牛旭婧、杨国梁、王振波。
12.求突破,谋发展——打造工程力学一流专业人才的“12345”立体培养体系
主要完成人:刘德军、周宏伟、王宏伟、李明耀、孙运江、左建平、郭平业、张勇、高阳、陈瑾涵、陈新、彭瑞东。
13.能源矿业类高校三维“SIP”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郭春晓、林燕、陈丽、李静爽、田凯、胡玉玺、张磊、李金蒋、赵诗华、王蕊、宋萨楠。
14.行业特色高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汪文生、郭东明、李礼、张鸿莹、王绍清、朱郴韦、庄海涛、赵新林、杨静、郑前进、吕建明。
(二)一等奖(28项)
1.OBE视域下采矿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公益活动提质增效路径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吴仁伦、姜喜迪、杨胜利、张俊文、刘洪涛、王炳文、王志强、谢生荣、赵志强、张守宝、陈见行、马亚格。
2.智能采矿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虚拟矿山实习课程及教学体系研究、建设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侯运炳、吴仁伦、孙振明、陈见行、薛黎明、赵红泽、张村、滕腾、陈冬冬、王兵、刘鹏、李永亮、张洪伟、郝宪杰、陈磊。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双碳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樊静丽、王兵、郝宪杰、周宏伟、张洪伟、刘鹏、王熠、常海滨、宋红华。
4.虚拟教研室“智能+”教学组织模式与高阶思维培养
主要完成人:朱红青、李峰、谭波、陆新晓、赵金龙、姚勇征、龙增。
5.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策略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徐超、王凯、李聪、周爱桃、李成武、郭海军、赵伟、解北京、臧杰、杜锋、任张瑜、周彪、常馨予、冯玉凤、李雪。
6.书院制背景下安全类本科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赵伟、佟瑞鹏、王凯、栗婧、臧杰、周爱桃、李成武、张江石、傅贵。
7.新工科背景下测绘专业“1+3”教学模式构建与人才培养实践
主要完成人:阎跃观、李培现、戴华阳、李军、袁德宝。
8.面向测绘遥感新工科建设的“知识转化率”教学范式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孙灏、李康宁、崔希民、蒋金豹、袁德宝、孙文彬。
9.行业责任引领、工程实践助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化工原理》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实践为例
主要完成人:张香兰、蔡卫滨、马靖文、畅志兵、曹俊雅、刘金昌、杨志宾、孙永军。
10.教师样板党支部引领能源材料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刘瑞平、韩鹏、程丽乾、王萌、马雪璐、葛奔、吴苗苗、刘红缨、张志军。
11.基于机器视觉的矿物加工实验室智能监控与开放共享
主要完成人:王卫东、孙美洁、黄根、吕子奇、涂亚楠、王平平、黄波、徐宏祥、孙志明、吕海波。
12.面向新工科的矿物加工课程群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徐宏祥、黄根、孙美洁、孙志明、王卫东、邓久帅、涂亚楠、李吉辉、周玲妹、解维伟、黄波。
13.机器人技术数字化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主要完成人:赵建伟、盖逸馨、翟国栋、田劼、王红尧。
14.面向矿山智能化建设特色人才需求的电气类专业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卢其威、蒋小平、王迎迎、赵锋、李亚龙、邹甲、张鹏宁、刘静、王彦文。
15.以“程序设计竞赛”为牵引,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程序设计与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周法国、高文超、李策、刘振晗、闫琰。
16.三链合一,立体重构:国家战略新兴学科大数据专业的交叉融合型课程体系与OBE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主要完成人:张永亮、杨洋、黄辉、李远、刘海滨、汪莹、杨跃翔、赵志明、李岩、张志强、王晓川、陈秀兰、高俊莲、荣立松、苗建国、王重凯、王冬梅。
17.基于“SPOC+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主要完成人:郝素利、施颖、信春华、王阳。
18.数智化背景下智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主要完成人:王阳、丁日佳、尚煜、张俊芝、朱莲美、信春华、郝素利、胡南薇、黄胜忠、施颖、陈平泽、赵学彬、晁坤、罗斐、徐玮云、幸丽霞、程璐、翟士运、申丹琳、肖榕。
19.金师领航·金课赋能·金专铸就:能源矿业类高校经济管理课程群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主要完成人:仲冰、张瑞、尚煜、童磊、孙旭东、许悦、高俊莲、王冬梅。
20.特色为基,实践为干,思政融合,评价反馈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李涛、刘波、单仁亮、徐薇、岳中文、侯公羽、田亮、江华、王健、陶志刚、殷飞、武海鹏、李东阳、张卫民、杨志勇、江玉生、张小燕。
21.党建引领、理实融通、创赛结合的力学课程高质量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祝捷、李英杰、薛东杰、郑江韬、刘伟、刘庆。
22.新工科背景下矿业特色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主要完成人:贺丽洁、赵立志、李晓丹、郑利军、刘春梅、王小莉、张晓非、姜铮。
23.新工科、新商科背景下融入思政教育的大学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建设
主要完成人:吴楠。
24.主体交叉·链条贯通·知行融合----新文科背景下应急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主要完成人:谭爽、刘金程、南锐、谢起慧、许文文、范中启、郑旭涛、欧阳帆、戚鹏、李遐桢、赛明明、赵莉、贾培培。
25.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
主要完成人:李倩、贾培培、刘秀梅、陈曼、马艳晓、周英莉、高小娟、朱峰、穆宏佳、古明、裔文军、杨晓华、孙由之。
26.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建—育—评”教学模式改革
主要完成人:贾培培、陈曼、刘秀梅、周英莉、马艳晓、李倩、裔文军、张汝莹、古明、倪霓、杨晓华、高小娟、孙由之、孟钊、朱峰、穆宏佳、付玲毓、魏榕、杨婧。
27.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主要完成人:季洪材、盖逸馨、石亚玲、黄芳、郭旭红。
28.构建新时代书院式体育教学育人课程体系,打造应急体育特色赋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
主要完成人:王耀东、方睿健、吴岩、吴放、杨三军。
(三)二等奖(28项)
1.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材编写、出版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潘卫东、张锦旺、魏炜杰。
2.矿业传承与能源转型,矿业类高校一流能源人才培养体系——能源概论类特色课程建设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郝宪杰、周宏伟、张守宝、陈见行、王志强、张俊文、刘洪涛、赵洪宝、王兵、潘卫东、王兆会、张洪伟、刘鹏、常海滨、王熠、宋红华。
3.“能源开发概论”课程思政4S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张锦旺、杨胜利、魏炜杰、王兆会、刘世奇、张洪伟、李良晖。
4.消防工程系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
主要完成人:赵金龙、周彪、马秋菊、姚勇征、雷柏伟。
5.需求机制牵引下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完成人:刘伟、栗婧、张江石、赵伟、姜伟、姜锡慧、彭亚、佟瑞鹏。
6.产学研协同下的测绘遥感“理论-实践-创新”贯通式教学模式构建
主要完成人:赵恒谦、李晶、李军、陈伟、张成业。
7.数字化与科教融合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马妍、涂亚楠、朱学帅、周玲妹、解维伟、竹涛、刘彦君、张凯、于彩虹、黄占斌、张春晖、陆兆华、徐东耀、舒新前、盖恒军、许泽胜。
8.矿物加工工程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主要完成人:黄根、徐宏祥、孙美洁、李吉辉、朱学帅、孙志明、王卫东、邓久帅、解维伟、黄波。
9.双碳背景下碳储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实践与探索
主要完成人:韩鹏、孙志明、刁琰琰、刘迪、涂亚楠、袁方。
10.面向新工科创新人才的机械课程群改革
主要完成人:刘雨薇、任小勇、胡亮、李秀明、郑晓雯、夏连海。
11.从编码到电路:用FPGA探索人工智能
主要完成人:蒋磊、刘振晗、李亚男、胡亚辉、汪珊。
12.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一流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主要完成人:李佳静、闫琰、张潇、周法国。
13.创质交融:大模型与搜索引擎驱动下多维度交叉融合的教学创新体系探索
主要完成人:闫琰、周法国、李佳静、张潇。
14.工商管理双一流本科专业“思政课程群”聚类建设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孙旭东、杨洋、张瑞、高俊莲、王冬梅。
15.多维融合、赛教互促: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程璐、王阳、胡南薇、张俊芝、王冬梅。
16.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王振波、徐薇、王健、马鑫民、赵卫平、牛旭婧、李伟捷、田亮。
17.“以学生为中心,以矿业为特色”的国家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李明耀、孙运江、左建平、刘德军、祝捷、张勇、陈瑾涵、薛东杰、梁书锋、刘伟、杨永明、刘升贵、陈新、刘庆。
18.结合思政与科艺的工科类高校“美育通识课程群”模式和实践路径研究
主要完成人:李晓丹、杨灏、贺丽洁、王小莉、郑利军、张晓非。
19.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主要完成人:张小燕、江华、杨志勇、李东阳。
20.工程教育观下大学物理理论和实验课程交互融合教学成果
主要完成人:刘菊、程涛、赵诗华、林南省、郭宏宇。
21.新文科理念下的交叉融合、多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卜素、朱梦妮、刘宇、张榆青、殷召良、李遐桢、杨俊杰、胡延玲、杨洋、李彬、张璐、荆京。
22.《能源英语》系列线上线下融合ESP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主要完成人:陈曼、杨晓华、贾培培、裔文军、李丽君、王振英、姜桂桂、周英莉、刘有道。
23.创新教育观引领下“一带一路”法学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主要完成人:张榆青、朱梦妮、卜素、曾炜、邱润根。
24.启发式教学法推动《政治学说史》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主要完成人:郑旭涛、谭爽。
25.以“数字思政+国家战略+马克思主义大讲堂”创建大思政矿大新样本
主要完成人:曾祥明、盖逸馨、卢刚、李妍、吕瑶。
26.“1+2+3”一体化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颜玫琳、郭旭红、杨磊、盖逸馨。
27.以“四链联动”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主要完成人:曾庆桃、盖逸馨、卢刚、石亚玲、吕瑶。
28.重德技、厚基础、强实践:大学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杜俊儒、高笛、刘一、叶茂盛、徐君妍、耿茂翔、孟昀晨、王戬、陈李芝。
二、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名单
(一)特等奖(6项)
1.安全学科“两线一格”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佟瑞鹏、谭波、郭海军、栗婧、赵金龙、陆新晓、李峰、孟筠青、付晓林。
2.科教融合视域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周爱桃、王凯、郭海军、徐超、赵伟、周彪、杜锋、常馨予、冯玉凤。
3.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的“一核两翼三驱动”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左建平、杨永明、刘冬桥、李明耀、吴丽丽、祝捷、刘德军、王振波、李英杰、张小燕、郭平业、彭瑞东、孙运江、高阳、陈瑾涵。
4.矿业高校数学类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李再兴、国洪松、李静爽、张蕊、彭夏、王丽。
5.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三化四链五统一”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盖逸馨。
6.产教研深度融合的矿业与安全学科群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崔希民、王凯、蒋金豹、胡娟、卢瑶、王卫东、张俊文、佟瑞鹏、董东林、杨健健、吴丽丽、金红、韩佳明、王莉、杨玉姣、李华、何宝梅、朱春俊、马新宏、李姗姗、刘军。
(二)一等奖(10项)
1.双轮驱动,强化过程管理,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主要完成人:张俊文、杨胜利、周宏伟、郝宪杰、张锦旺、赵红泽、吴仁伦、薛黎明、姜喜迪。
2.基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陈见行。
3.高光谱遥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教学模式构建
主要完成人:赵恒谦、蒋金豹、杨可明、李晶、陈伟。
4.“创新引领、协同育人”——双一流背景下能源特色高校化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蔡卫滨、孙春文、王栋民、刘瑞平、杨志宾、曹俊雅、刘淑琴、林雄超、解强、王启宝、韩鹏、刘迪、张香兰、袁宁、马靖文。
5.“资源加工与利用”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生实践培养
主要完成人:徐宏祥、李春全、周玲妹、李吉辉、涂亚楠、孙志明、贺兰鸿。
6.双碳目标背景下电气工程研究生教学科研融合方式探索
主要完成人:梁营玉、查雯婷、赵锋。
7.MPAcc研究生智慧会计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
主要完成人:王阳、黄辉、赵学彬、张俊芝、郝素利。
8能源与大数据特色MBA“一主双驱”协同培养模式
主要完成人:张志强、黄辉、张瑞、赵学彬、裴超、闵晓静。
9.一核双向三维:面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主要完成人:刘金程、谭爽、南锐、许文文、谢起慧、范中启、李遐桢、姜宁宁、卢玮静。
10.“交叉融合”--行业特色高校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吴放、叶茂盛、孟昀晨、杜俊儒、王耀东、杨三军。
(三)二等奖(13项)
1.新时代矿业类高校基础课程多元融合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滕腾。
2.“大思政”视角下课程思政与科研育人协同作用的研究生全过程思政体系建设探索
主要完成人:薛黎明、李杨、樊静丽、陈磊、王兵、李永亮、郭晓菲。
3.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本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郭海军、徐超、王凯、佟瑞鹏、周爱桃、赵伟、陆新晓、杜锋。
4.面向能源材料化学的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主要完成人:刘瑞平、孙春文、韩鹏、程丽乾、王萌、马雪璐、葛奔、吴苗苗、袁宁。
5.学科竞赛驱动的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创新机制研究
主要完成人:刘金昌、王启宝、张香兰、曹俊雅。
6.一流党建引领环境工程研究生导师队伍和教学资源建设
主要完成人:夏瑜、徐恒、刘彦君、侯嫔、周昊、于彩虹、王会姣、王建兵、王春荣、于妍、王建超、贺兰鸿、苏佩东、何绪文。
7.人工智能时代下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多维智能培养模式
主要完成人:蒋磊。
8.“现代信号处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张培尼。
9.“三创”融合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卓越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岳中文。
10.基于矿业特色的建筑学专业硕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主要完成人:贺丽洁、赵立志、李晓丹、郑利军、刘春梅、姜铮。
11.新工科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张小燕、侯公羽、单仁亮、李东阳、江华、杨志勇。
12.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主要完成人:贾培培、马艳晓、刘秀梅、周英莉、李倩、
陈曼、许文文、朱梦妮、王振英、姜桂桂、许卉艳、朱峰、古明、张汝莹、付玲毓、高小娟、穆宏佳。
13.基于经典论文的体育科研方法的教学案例集
主要完成人:叶茂盛、杨三军、王耀东、吴放。
特此通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