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矿大史简】溯源:焦作路矿学堂的缘起与开办

发布者:组稿/刘丹 本期编辑/刘丹 责任编辑/刘澍涛 [发表时间]:2019-07-17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史》、网络等 [浏览次数]:

彼时的古老中国,清王朝势崩将亡,列强虎视眈眈。有志之士高举维新变法旗帜,苦寻民族求存之道,如梁启超所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式学堂,应运而生。焦作路矿学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的创办之途却是坎坷又屈辱。

屈辱缘起 矿权换学堂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之战中的软弱无能,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落后中国视为囊中之物。它们威逼利诱,步步紧逼,对在中国修筑铁路、开采矿产的特权更是志在必得。

西方列强的压迫式掠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浪潮,也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95-1900年间,全国兴办的工矿企业中,创办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共有104家,总资本2300万元,其中,采矿企业为25家,资本总额近600万元。民族资本家看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动力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煤炭能源对工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中国要发展煤炭工业,急需此方面的人才,然而,当时中国精通矿务者,鲜少。

西方列强正是因为看重煤矿的地位,为开矿特权费尽心机。1896年,一个叫安杰洛·罗沙第的意大利人利用代理牧师身份,在中国山西、河南一带勘探煤炭等矿产资源。回到欧洲后,与贵族权贵等注册成立英意联合公司,为方便在华开展业务,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且特意采用“福”字来取悦中国民众,这就是英国福公司。但其所作为却实在是与“福”背道而驰。

罗沙第作为福公司的代理人,通过聘请清朝官员刘鹗担任买办。刘鹗提出开采晋煤,有利国富民利,让出此时三十年路矿开采权,三十年后,再将路矿收归国有的主张,称“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积极向各方游说,竭力支持福公司开采山西矿产。


同时,刘鹗伙同程恩培和吴式钊二人成立豫丰公司,以豫丰公司名义上奏河南巡抚,要求批准向福公司借款开矿。1898年,经各方谈判协商,河南吴式钊与福公司罗沙第签订《河南矿务章程》,并得到清王朝批准。但在章程第十三条规定:

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由地方官绅选取青年颖悟学生二三十名,延请洋师教授,以备路、矿因材选用。此项经费由福公司筹备。

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由地方官绅选取青年颖悟学生二三十名,延请洋师教授,以备路、矿因材选用。此项经费由福公司筹备。

这就是兴办焦作路矿学堂的缘由,为培养能为国家服务的路矿人才,兴办学堂,清政府屈辱出让矿权,如国内有识之士所言“中国路矿为外人把持尽矣。”可以说,焦作路矿学堂是以出让矿权换来的,深深地打上了旧中国屈辱的烙印。

建校曲折 推诿十余年

签订合约后,福公司“紧锣密鼓”地在今河南焦作一带勘地形,建基地,修铁路,开矿区。1899-1905年间,福公司经营着山西和河南的采矿权。

1905年,山西各界人士掀起收回矿权活动,通过向福公司交付白银275万两收回山西矿权。山西的矿权能够被收回,是国家民族之幸,但却又令人心寒,当时的国家羸弱至此,用如此屈辱的方式收回山西矿权。


1905年后,福公司在华则专门经营河南矿务。1906年,河南焦作煤矿更是成为当时中国四大外资煤矿之一。但英国福公司好像早已忘记当初签下的章程,公司股东沉浸在连年获利的喜悦中,丝毫不曾提起兴办路矿学堂的承诺。1906-1909年间,清政府两度通令各省设立实业学堂,英国福公司置若罔闻,其更热衷于开设码头,建立煤炭销售网络。

此举引发河南地方乡绅及广大民众的不满,河南交涉局多次派人与英国福公司交涉协商,但福公司先是以“公司投资甚巨,收效甚迟,对于开办矿务铁路学堂未便承认”为借口,继而又推诿说“公司事有专责,必须总董白莱喜来到矿场方可开议”。

福公司的无赖之举,致使交涉无果。但河南地方爱国官绅和民众在为民族争取最后的权益上仍不曾放弃,多次派人交涉谈判,承受福公司的傲慢无理要求,终在1909年2月25日与福公司在焦作哲美森厂签订了《河南交涉洋务局与福公司见煤后办事专条》,并“以华文为凭”,将创办焦作路矿学堂提上日程。

几经波折的反复交涉和各种无理傲慢的推诿,是这座矿学的创建坎坷历程,中华民族虽羸弱落后,饱受欺凌,但仍不乏忠诚爱国,愿为民族尽力竭力谋未来的有识有志之士!

矿学初办 矿业高等教育之源

晚清重臣张之洞曾在《劝学篇·矿学》中描述当时国内采矿技术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并提出解决之道就是“即于局内设矿学堂,矿成获利以后,我之学生及委员、工匠皆以学成。此藉矿山为矿学堂之法也。”

焦作路矿学堂正是“藉矿山为矿学堂之法”的产物。在焦作这块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凿石取炭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路矿学堂诞生了。“据当时描述,路矿学堂的校舍为福公司所建,建筑皆西式,校园内草木繁盛,清静优雅,学校北望太行山,南邻道清铁路车站,东接田野,西连闹市,矿山矿场举目可见,可谓就学实习之善地。”

1909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正式开学,第一届共计招生20人,且聘用英藉教师李恒礼等四人和华人陈筱波为教习,由河南交涉洋务局委派提调田程出任学堂校长。矿学初办“不分专业,矿冶、路工必修,主要为采矿、冶金和铁路造就专门人才”。

焦作路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6所私立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外国人开办的中国第一所私立工科高校,更是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的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矿业高等学府。它诞生于中国社会历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过程中,正值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步的年代,矿学研究与矿业高等教育同成长。自创办之日起,焦作路矿学堂就承载着为之创办而劳苦费心的国人期盼,承载着学子学成报国、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