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开幕!教育部发布会聚焦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于2024年1月29-31日在上海共同举办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第一,大会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

2024-01-26 浏览详情

人物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正文

【矿大人物】银花丽满天——访北京市 “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毕银丽教授

发布时间:2010-04-09 09:34:03  作者:青晨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   点击:

她是这所工科院校里的一朵铿锵玫瑰,温婉、美丽,却不乏坚韧与刚强。从豆蔻岁月到人生的不惑之年,她一路走来,带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艰苦经历,也带着一如既往的微笑和从容。几十载光阴飞逝于弹指之间,岁月在无声之间改变了许多,却将她的这种微笑与从容沉淀得愈加清澈明朗。她叫毕银丽,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教授,今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在堆满各种实验器具的实验室里,她侃侃而谈,用她的爱和责任,以及对人对事的豁达与乐观,将生命之花雕琢得愈加璀璨艳丽,也以一种最有力的方式告诉了记者她的别样生活姿态。

学术,关乎一种态度

或许,每个人都曾梦想过一段插柳成荫的传奇,但很少有人愿意用聚沙成塔的勇气与毅力守候一次成功。而在毕教授看来,她在学术上的成功,正是源于这种执着中的日积月累。

毕教授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微生物复垦。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改良土壤条件,从而使被破坏或低产土地得以高效利用的技术,在开采之后的矿山等地尤其有着较大需求。这项技术的发明,不仅有效克服了农业化肥在土地复垦中的诸多弊端,同时也能应用于更多甚至连化肥也很难起到作用的废弃土地,可以说是土壤学与微生物学相关理论结合运用的一个新突破。作为这套新理论体系与方法的建立者,毕教授认为研究思路的重要来源就是她求学过程中的长期积累。在本科阶段,她所学习的是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而在研究生阶段则转向了微生物专业。在漫长的学习与未曾间断过的思考探索中,她从这两个看似并无多大关联的学科中找到结合之处,并把这个结合点不断衔接、放大,最终成就了基于交叉学科优势而形成的新技术。在她看来,正是有了大量的知识积累,才有了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感凸现。或许在不同的阶段学习的专业不同,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在积累的过程中触类旁通。

这一看似无心却有心的过程,在无声之中道出了一种敬业、踏实的求知态度。读博期间,导师希望有土壤学专业背景的她摸索一种微生物培养新体系方法,这项技术在国内始终处于空白。她欣然接受,并开始一边花费大量精力去研读相关文献材料,一边不断进行试验操作。可半年时间后,培养皿还是连一个孢子都没有发芽。为了更好进行观察,她买了整整两大箱培养皿盛放不同的试验对象。在一篇国外文献中,她看到作者介绍椰汁能促进生物体发芽,又立即在大冬天跑到超市买来椰子。在那个物资仍十分匮乏的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就这样,她在一次次探索中经历希望、失望,然后又投入新的希望。这个实验从当年的四月一直到年关仍没有大的起色。正当毕教授准备过年后再做打算时,偶然发现其中的一个培养皿里,孢子发出了第一个芽。她的那种喜悦感不言而喻,而长时间的守候与煎熬也在那一刻统统化解开来。

也许,每一项学术科研的成功都离不开失败的前提,涅磐之中的绽放注定了更加璀璨。对于土壤生物学研究来说,植物的生长周期决定了一年的试验失败就只能等待来年的重新尝试。因此,这种探索需要特别的勇气和毅力。漫长的科研道路,毕教授始终秉持着一种对学术的忠诚和信仰,就像守候每一次花开,在默默耕耘之中信守着对科研的执着。

工作,贵在一种兴趣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励、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毕教授的履历表里,一项项荣誉记录着她在科研与人生道路上每一个坚实脚印。而这背后,也书写着太多辛酸与不易。对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热情并不那么容易保留,所幸的是,她懂得如何去发掘存在于每一件事情背后的意义与乐趣,学术道路上永无止境的好奇让原本充满艰辛的旅程多了几分轻松愉悦。

微生物复垦是一项实用性非常强的技术,其应用之处又往往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毕教授读书期间,许多生物技术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大规模推广,这让她感到十分困惑:科研理论最终是要转化为生产力的,而要实现这种转化,就必须实践!待到自己微生物复垦技术成熟之后,她在第一时间便迫不及待地将其推广到自然之中。2004年,她带着几个研究生远赴宁夏矿区进行相关试验。四月天的宁夏昼夜温差大,沙尘暴天气特别多,但她还是带头和学生一起把从实验室带来的微生物投放到试验地里。她回忆说,那时候每天回来洗澡身上洗下的泥土都有一斤多。后来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微生物促进了植物的成活与生长。看到田地里整齐的树苗,那一刻她觉得什么付出都值得。回忆起这段经历,她甜甜地笑了。这笑容背后,让人感到一种执着于真理的可贵。

由于实验室里进行微生物复垦用的菌种都是在灭菌条件下进行试验,因此有些同行提出质疑,即在一个生物体多样化的外界环境中,这种微生物是否依然能起到修复的作用。这种疑问让她迫不及待地想进行野外试验。2008年,在一次采矿废弃地向日葵种植的试验中,她发现接种微生物后生长的向日葵不仅花盘比没有接菌的要大很多,而且花期也足足早了半个月。这又促使她继续探求微生物复垦机理。这种探寻,是在一个逐步深入的基础上永无止境的过程。她说,科学研究乐趣正是在此,而她乐此不疲。学会发掘每一件事情其中的乐趣,是她对所有工作热情不减的杀手锏,也是一种为学为人的至上真理。

生活,在于一种艺术

在学术探索之余,毕教授也将自己的求学态度延伸到其他的工作以及生活之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到目前为止共招收过三届本科学生,她主动承担起两届学生的班主任工作。

在她眼里,“老师”两个字是如此神圣,让她能在任何时间感受到一种责任和使命。她喜欢别人叫她“老师”,也深信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能够在各方面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导向作用。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她认为这份看似有些复杂的学生工作“很有必要去做”。她会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目标,给他们以生活与学习的启迪,并用自己的经历来引导学生以一种敬业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去生活。而对于她自己来说,这样的工作却并没有让她感觉到任何负担。“科研是一个有些辛苦的工作,我会经常在累了的时候和我的学生们聊天,年轻人的活泼开朗让我感觉很轻松,和他们在一起,我自己都觉得年轻了很多。”毕教授说。

而在工作之余,下班回家之后的她又会立刻进行角色转换。在家里,她像所有的家庭妇女一样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孩子。她坦言,工作上的事情占去了她的很多时间,而正是家人的理解与关爱让她能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尽情挥洒。于是,她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尽量在白天把工作上的事情处理好,而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家人。

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这是一件令许多现代人都苦恼不堪的事情,而毕教授却在一种高效的生活中体验与享受着每一刻的欢乐与价值。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对生活的热爱。

十年时间,我们可以收获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借这样的问题回首自己的曾经,而过去的十年,从一个大学里的博士生到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与实验室里的学者,毕教授用一种从未减少过的热情与执着填出了一张别样的履历表。四十岁,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仅仅是事业黄金期的开始,而毕教授却用不到四十岁的年龄收获了一项项丰硕的科研成果,也收获了满树的桃李芬芳。在与自己学生的交流中,她会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思考,也常常激励大家学会用敬业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果一件事情是必须去做的,何不用心发掘其中的乐趣与意义,高高兴兴地做好呢?”一句简单轻松的话语,道出了她几十年为人做事的态度。

上一条:【矿大人物】张俊芝:用爱与责任谱写最美丽的人生

下一条:煤田地质伴终生 德学双馨作奉献——记我国有机岩石学奠基人、著名煤田地质学家 金奎励教授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