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孟召平,男,1963年生,汉族,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第十二届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008-2016),晋能控股集团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特聘教授,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煤层气开采先导试验基地”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省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非常规天然气专家委员会委员。煤炭科学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和中国煤炭地质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煤与煤层气开发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部重点攻关以及行业部门等科研课题90余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出版6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和EI收录,多次入选(2020、2021和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10项,已获国家软件版权5项。
研究方向
煤与煤层气开发地质
主要成果
从传统的矿井地质拓展到矿井工程地质研究,建立了沉积岩石成分、结构和赋存环境等因素与宏观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和模型,提出了煤层顶板稳定性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岩性—结构评价理论与方法,实现了超前对煤层顶板稳定性和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与预测。
针对我国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的特点,开展了煤储层条件、煤层气赋存环境条件和煤层气开发工程力学条件的研究,揭示了煤储层吸附、扩散和渗流规律及其控制机理和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应力、压力及其渗透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步建立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与方法,为煤矿区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方法。
基于煤矿采空区煤层气成分、浓度、压力等参数和采空区岩体孔隙率、碎胀系数和积水情况,建立了采空区孔隙体积和含气饱和度模型,提出了煤矿采空区煤层气资源计算模型与方法,揭示了采空区煤层气资源赋存规律。
研发了过采空区多结点集约化注浆加固、孔底复合封堵破碎岩体和小导孔注浆加固穿越采空区等技术,形成了过采空区钻完井技术;为了解决煤层气井钢套管对煤炭开采的影响,研发了复合材料套管在煤层气井中的应用;并针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区,建立了煤层底板薄弱隔水层修补技术,为采气采煤一体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