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李龙辉教授作学术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温永宁教授作学术报告
2024年12月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龙辉教授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陈述彭实验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温永宁教授受邀在资源楼B401分别作题为“全球气候变暖与碳中和行动”和“地图场景渲染的GPU方法实践”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信息科学系承办,地球信息科学系专业负责人杨慧教授主持本次报告,地球信息科学系副主任慈慧副教授以及地信系多名专业教师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李龙辉教授指出工业革命以来的大气CO2浓度显著升高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均产生了深刻影响。2015年《巴黎协定》倡导世界各国需要承担起减缓全球变暖的责任,目标是将全球升温控制在较工业革命前2℃以下,并争取控制在1.5℃以下。截止2024年5月,全球已有148个国家明确提出碳中和承诺,但全球碳中和目标在政策、行动和成效方面仍需大力提升,未来全球变暖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和遏制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李龙辉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业已取得的成效,并对全球气候治理预期目标做了展望。
温永宁教授在报告中介绍虽然现在有各种形式的酷炫、三维的地理信息表达的视觉效果成为地理信息呈现的新模式,但是地图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制图综合、地图符号和严格的数学基础,地图能更高效的传递地理信息场景,所以地图渲染也一直是地理信息信息呈现不可或缺的支撑性技术。技术变革的力量推进着地图呈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现代地图制图呈现效果的上限。二维图形时代,我们已经实现了具有丰富符号化效果的电子地图。传统的固定三维渲染技术,由于其技术特征限制,很难实现经典的地图符号化效果。而基于GPU的可编程渲染流水线,使得我们有机会实现高帧率、高动态和更丰富符号化效果的可交互地图。温永宁教授的报告结合自主知识产权地图平台的研发工作,深入探讨了如何在GPU渲染模式实现的高效高质量地图渲染的思路与方法。
报告结束后,李龙辉和温永宁两位教授还与参会教师和学生在CO2监测方法和模型、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措施、CPU技术在地图场景中渲染是否有开源代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师生表示,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大家开阔了视野,对全球气候变暖、碳中和行动、地图场景渲染以及GPU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新闻来源:地球信息科学系
责任编辑:吴慧蕾
审核:罗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