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译,汉族,中共党员,安全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荣获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2024年度校级优秀学生。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top期刊两篇,其中一篇SCI Q1区论文为封面论文、高被引论文)、共同发表SCI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独立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项目一项。
七载春华秋实,宋欣译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在这条道路上经历了风雨和收获,多篇论文以及相关成果的产出留下了她奋进前行的注脚。
交叉纵横,突破体系壁垒
宋欣译本科学习的是安全工程,而聚乳酸属于高分子学科范畴,由此她就面临着跨界联动、学科交叉的问题。摆在她面前的“第一关”是材料学科的原理、术语和仪器。结合安全“双一流”学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原则,追随其“固本强优拓新”的发展蓝图,在导师的指导下,她阅读大量文献,探索领域难题;反复操作仪器,熟悉实验流程,慢慢将这“第一关”迈了过去。在此基础上,她找到了理论突破点,接下来就需要大量的实验推演。
实验期间,宋欣译每天常驻环境友好高分子实验室,由于样品消耗量大,时常需要前往科技公司制备实验样品。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每天要跑四五个来回,晚上还要加班处理当天数据,休息的时间不足5小时。经过100余次实验参数调控和测试,终于发现了高性能聚乳酸空气过滤纤维膜性能的最优参数。并把该过滤膜进行推广,与神东矿业和北京新风航天装备公司达成长期合作,经合作方测试,其过滤性能、舒适程度和服役时间远超普通口罩,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初心不改,坦然面对成败
科研路上,失败和成功总是交替“登场”,不能因一时成功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短暂的失败而意志消沉。宋欣译回忆到第一篇论文在投稿时被拒稿5次,从最初自信满满,到最后失望沮丧,巨大的情绪落差使她差点崩溃,每当要放弃时,是导师的鼓励和团队的支持给予她力量。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她根据4位审稿人的32条改进意见对论文进行完善,和导师商讨、补充实验常常到晚上11点多,通宵改论文、调方案,最终以长达32页、万余字的回复稿打动了审稿人,而且论文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当期封面论文及2024年度高被引论文。
对于研究生学习,宋欣译表示要把地基打牢,将原理性的东西弄透彻。做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啃文献,很多优秀的论文都是看文献时得到的灵感,在实验室也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实验失败、数据不好是常态,要平常心,善于总结、改正谬误。另外,要积极与老师交流讨论课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和老师、同门探讨,要有钻研精神,不要怕麻烦也不要不好意思。研究生生活是挑战与成长的并行。要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保持耐心,克服困难;珍惜时间,积累知识。
乐以成学,锤炼积极心态
宋欣译表示无论做什么事,良好的情绪,稳定的心态,是最重要的。科研需要“专”,所以在很多人眼里,科研人都是一头扎进实验室、扎进论文堆、数据集,每天行色匆匆,甚至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但其实做好科研更需要“全”,就是要不断完善自她,寻求全方位突破。当她感到漫无头绪的时候,经常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夏令营活动,与名师和优秀朋辈深入交流,从中汲取灵感;大多数人都需要休息时间给自己“充电”以维持工作效率,所以当感到疲惫的时候,就更要好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是另一种科研。在科研上“碰壁”的时候,不妨换个思路,运动、听音乐、看电影、聚餐,都是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有效方法。在科研的漫漫长路上,要找寻努力的方向和意义,她表示:“论文固然重要,但请不要将个人价值完全束缚在科研成果上,科研是一场持久战,唯有脚踏实地,张弛有度,才能走得更远”。
科研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可能就在不远的前方,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正在绽放,等待大家的发现,希望大家在学术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与成就。
文字来源:宋欣译
责任编辑:胥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