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奋进之歌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老师】潜心科研 实干笃行 为山河添色——记我校教师Ⅰ类荣誉称号“科研先进集体”获奖团队、环境与测绘学院矿山生态修复团队

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 张福煜 侯雯昕 郜冰倩 潘锦璇   编辑:李居铭    审核:刘尧    发布时间:2024-02-23浏览数:

编者按:2023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家精神,新闻中心对获得学校教师荣誉称号(I类)的教师(集体)进行了专题采访,现推出专题报道,以激励广大教师以他们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确定研究课题到发展团队,再到苦心钻研和工程实践,我校矿山生态修复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坚守一份不变的初心,在生态修复这条道路上恪尽职守,不断坚定为社会做贡献的使命感。创立团队以来,团队成员始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干笃行,守正创新,交好矿山生态修复接力棒,与时代接轨,获得我校教师I类“科研先进集体”的称号。

桑榆非晚,心向凌云,将奋斗的故事写进笃行不怠的团队里

一个经历过风雨的团队,注定有着岁月的沉淀。

矿山生态修复团队有基底,它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于年轻的张国良。

当时,刚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张国良就对矿山生态修复事业产生兴趣,并成为了这项事业的第一个拓荒者。团队有信心,即使处于矿山修复方向招生困难的时期,也依然会有感兴趣的学生选择加入这个队伍;团队有人才,队内成员都曾有海外留学经历,但即使面对更优越的条件,团队成员都毅然选择留在本校发展;团队有实干,本着人才培养与科研攻关的初心,团队中的工作以“资深教授谋篇布局,中年教师承上启下,青年学者力行求是”这种老中青搭配模式不断推进发展。

一个有责任的团队,面对困境勇于担当。当面临徐州采煤塌陷、土地损毁、当地居民生活因此受影响的问题时,这支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科研队伍挺身而出,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开展大量基础调查和研究工作,制定多种生态修复方案,力求更好地解决问题,为改善民生、生态环境贡献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我们这个团队很有温度,老教师在工作上指导、提携我们的同时也会关心我们的生活。记得在我成家那一年,我的老师送了我一台空调,当时真的很感动。”杨永均说道。周到的关爱让团队内部的关系更加融洽。在团队教师承担的徐州、淮北、鄂尔多斯、枣庄等地矿山生态修复等项目中,学生会跟随导师进行实地考察,开展野外生态观测和生态修复规划设计,从导师的暖心鼓励、指导和亲身实践中切实体会科学研究带来的充实感。

在生态修复方面,团队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两年在固废处理、废弃矿井利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露天矿生态修复等研究领域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元;不仅如此,团队还承担了山西、内蒙古、山东、安徽、江苏等众多地区的社会服务项目,多年来在各省矿区持续建成了10余个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示范基地,为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和青年教师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荆棘塞途,迎刃而上,用坚定的信念攻克不可胜数的科研难题

生态修复对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是“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针对生态修复的关键科学问题——“如何认知并利用自然恢复能力,如何协同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团队成员通过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等方法获取土壤、植物、地质、地形数据,并构建数据库,通过大量实验、野外观测、数据处理来确定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的生态阈值,从而构建起引导型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框架。

针对工矿废弃地再利用问题,团队在“地下岩层控制、地表煤矸石充填、地上土壤重构”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和升级,提出了工矿废弃地“三生空间”系统重构技术,并推广到了全国多个地区,该技术于2020年获评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科学研究不是纸上谈兵,更多的是要进行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数据。

在深入矿区考察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到西部地形崎岖、地质灾害频发、土地退化严重的地方开展野外工作,同时还要经受各种天气的考验。“每次带着学生去野外考察的时候都要非常小心。”团队老师说道。开展生态监测与修复野外工作的黄金季节是夏天,而夏天多高温,极易中暑,中午时分团队师生常常躲在树冠下或灌丛中,感叹生态修复的降温效应。

一路潜心科研,一路收获芬芳。虽然科研的过程很辛苦,但是突如其来的思维的碰撞、灵感的产生令人振奋,修复完好的生态环境令人欣慰。“我们觉得要面向国家需求,为社会做贡献,能有事干、有事业干就可以。”或许这就是支撑这个团队,支撑一代又一代人投身科研、投身矿山生态修复的信念所在。

前路漫漫,行远自迩,将研究成果落近惠远

先进修复技术的研发也带来了丰硕的应用成果,不断推动着矿区生态环境的“绿色转身”。

团队成员作为技术专家曾受邀到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煤矿进行方案设计。面对矿区露天矿面积巨大、排土场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成员们提出了重构活土层的设想,将从前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想法再一次运用到了实处。先改土再种植,成员们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面临的问题,也使生态修复工作有了新眉目。不仅如此,团队成员提出的“挖深垫浅”“生态环沟”“海绵土壤”“动态预复垦”等技术在江苏徐州、安徽淮北、山东邹城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徐州市的矿区生态修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生态修复案例入选我国自然资源部发布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世界首部矿山生态修复国际标准典型案例,这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更离不开科技人员的传承与努力。团队教师及学生多年来发表的数百篇学术论文就是科技助力徐州矿区生态修复的见证。

最近备受瞩目的“矿大南湖号”卫星发射、运维和使用过程中也有团队成员辛勤奋斗的身影。团队成员主要负责分析卫星技术参数分析、矿山服务方案制定、数据接收与存储以及卫星数据价值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卫星的发射使用大大降低了智能、安全和绿色矿山研究的数据成本与时间成本,研究效率与成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团队不断将研究技术创新、将研究工具升级,也积极将研究成果惠及国内外。通过组建培训班,他们将一些技术理念传播给了3000多位学员,有效助力了矿山生态修复领域技术传播;通过走访企业,他们开展实地调查与技术交流,进而展开精准纾困;通过搭建国际学术会议等交流平台,他们积极学习汲取经验,传播国家美丽中国生态修复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扩大国际影响力。

逆风执炬积跬步,寒夜擎灯行千里。“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一员,我们想要尽自己所能去解决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后采矿时代已经到来,面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们想要继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事业,奉献社会。”这是团队成员共同的心声。

守住环境底线,树立生态红线,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久恒之责,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久久为功”。矿山生态修复团队坚守初心,踔厉奋发,把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诠释的淋漓尽致,是微光,却比星辰耀眼。在这条生态修复漫漫长路上,他们行稳致远,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