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首页  部门介绍  实践教学  教学研究  创新创业  教学质量  办事流程  管理制度  资料下载 
 部门介绍 
 领导及分工 
 科室设置 
 教学运行管理 
 实验室建设 
 海外学习实践 
 实践教学中心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本科教学工程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科竞赛 
 质量报告 
 教学评估 
 教学检查 
 师资队伍 
 学籍管理 
 教学运行 
 创新创业 
 学校文件 
 上级文件 
 教学运行 
 学籍管理 
 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 
 教学研究 
 课程教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2019-11-15  教务处  点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学校办学思想、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的纲领性文件。为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

第二条  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教指委的专业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为依据组织制订。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与管理,专业所在教学单位负责制订、实施和落实。

第三条  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基本信息、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构成及毕业学分最低要求(含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培养标准的分解与实现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等。

(二)专业总学分原则上不超过170分,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实践学分应不低于总学分的15%,理工类专业的实践学分应不低于总学分的25%。人才培养方案按四学年共八学期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原则上规定每16学时为1学分。

(三)课程模块设置要求

1.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六个部分组成。

2.课程性质分为核心必修、必修和选修三大类,核心必修课程不宜设置过多,原则上不超过10门,其中学科基础必修课一般设置3-5门;专业必修课一般设置1-3门;实践教学环节一般设置2-3门,毕业论文(设计)应设置为核心必修环节。

3.各专业应根据学校公共课的设置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合理设置课程学时分配及开课密度。各门课程的学时应定为8的整数倍,选修课的学时一般不大于32学时。

第三章  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  教务处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教学发展规划,结合国家和本地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的指导性意见。

第五条  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度,原则上每4年组织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第六条  学院应成立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单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

第七条  学院应组织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积极倡导校内外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审议。

第八条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经公布、印刷,即为学校制度性文件生效,教学单位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九条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前,教学单位须落实每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材、教具等必要的教学条件。

第四章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第十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是指在某专业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等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修正,不涉及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主要指标等方面的调整。

第十一条  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包括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更改课程名称、增减课程学时,更改课程的开设学期,增开、停开课程以及变更课程性质而导致课程结构的变更等情况。

第十二条  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流程

(一)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学院在确认下学期教学执行计划前,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申请,并组织论证,填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变更申请表》,详细说明变更理由;同时提交调整前、后的课程教学大纲。学院讨论同意后由学院负责人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凡未经教务处审查同意的课程调整,学校一律不予认可。

(二)教务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报主管处长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反馈给学院。

(三)正在运行的教学执行计划不能做调整。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资料存档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调整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应定期整理并存档,供校内有关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复查、评估使用。

(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长期保存。人才培养方案变更申请等资料,纸质版资料保存4年,电子版资料长期保存。

(三)其余属于档案管理范围的资料,保存要求和期限按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成信院发〔2006〕19号)同时废止。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关闭】

 

联系与支持

四川省成都市航空港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行政楼2楼
jwc@cu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