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一、基本概况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是一个以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以及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实验室,下设有环境基础实验分室、水污染控制分室、大气污染控制分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分室、环境监测与评价分室和环境工程设计室6个功能实验室。现有3500平方米的实验用房,实验设备1200台件,总资产达1500余万元。目前主要服务对象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环境类专业教师、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同时为社会提供对外开放服务。
二、师资队伍
实验室现有兼任实验指导教师2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历14人、硕士学历4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2人。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师资队伍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年龄 |
学位 |
职称 |
承担任务 |
人员类别 |
1 |
叶芝祥 |
56 |
理学硕士 |
教授 |
现代环境监测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2 |
羊依金 |
54 |
工学硕士 |
教授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3 |
杨迎春 |
47 |
理学硕士 |
教授 |
环境化学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4 |
徐成华 |
47 |
理学博士 |
教授 |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5 |
刘盛余 |
43 |
工学博士 |
教授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6 |
邹长武 |
45 |
工学博士 |
教授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7 |
谭显东 |
46 |
工学博士 |
教授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8 |
印红玲 |
41 |
理学博士 |
教授 |
环境监测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9 |
信欣 |
43 |
工学博士 |
教授 |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10 |
刘志红 |
52 |
理学博士 |
教授 |
遥感原理与方法 |
实验指导教师 |
11 |
徐维新 |
46 |
理学博士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环境遥感 |
实验指导教师 |
12 |
卢晓宁 |
39 |
理学博士 |
副教授 |
环境遥感 |
实验指导教师 |
13 |
刘伟 |
40 |
理学博士 |
副教授 |
环保工程师实训 |
实验指导教师 |
14 |
余静 |
50 |
工学博士 |
副教授 |
大学化学实验Ⅰ |
实验指导教师 |
15 |
郝云庆 |
42 |
理学博士 |
副研究员 |
认知实习 |
实验指导教师 |
16 |
郭旭晶 |
39 |
理学博士 |
副研究员 |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17 |
杨怀金 |
40 |
工学硕士 |
讲师 |
大学化学实验Ⅱ |
实验指导教师 |
18 |
郭俊元 |
34 |
工学博士 |
讲师 |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19 |
刘洁 |
33 |
工学博士 |
讲师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20 |
方淑红 |
33 |
理学博士 |
讲师 |
环境化学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21 |
程庆锋 |
33 |
工学博士 |
讲师 |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22 |
孙静 |
33 |
理学博士 |
讲师 |
环境监测实验 |
实验指导教师 |
23 |
赵淼 |
35 |
理学博士 |
讲师 |
大学化学实验Ⅱ |
实验指导教师 |
24 |
崔林林 |
35 |
理学博士 |
讲师 |
环境遥感 |
实验指导教师 |
25 |
龙银平 |
32 |
理学博士 |
讲师 |
环境信息系统 |
实验指导教师 |
26 |
夏晴 |
40 |
理学硕士 |
|
基础课实验教辅和实验室管理 |
专职实验员 |
27 |
林瑜 |
30 |
工学硕士 |
|
专业课实验教辅和实验室管理 |
专职实验员 |
三、承担教学任务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学会使用常规实验设备和环境分析测试仪器,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科学研究和设计的基本技能。
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为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开设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现代环境监测实验等9门课程);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开设实验课1门,共涵盖69个实验项目,其中综合性实验35个。
实验室还承担了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工程实践、各种课外科技竞赛以及各种科技创新实验项目等任务;同时还承担着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环保工程师训练项目以及教师科研实验等任务。
四、实验室条件和环境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设置科学合理、设计美观、使用方便、环境良好、设备先进,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课外兴趣小组和本院教师的学习、科研、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现有10万元以上的进口高精密仪器多台,主要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1800, 日本岛津)、气质联用仪(GCMS-2010,日本岛津)、电化学工作站(EG&G283,美国)、气相色谱仪(GC-2010,日本岛津)、液相色谱(Agilent 1200,美国安捷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50,日本岛津)、离子色谱仪(761,瑞士万通)、TOC/TN分析仪(N/C2100,德国耶拿)等。
五、实验教学改革和成果
积极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建立起了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传统与现代实验技术相结合,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注重实验技术研究,实验项目选择和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还对实验指导方法、实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
六、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开放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将第二课堂在学校规范化、常规化的一种具体体现。每年定期安排有经验的教师亲自指导、精心选题、积极申报、认真完成,让广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科研中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同时,通过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参与省级、国家级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实验室发展规划
1、继续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用于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全面向校内和社会开放;
3、积极鼓励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4、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
5、努力将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成为以本科专业实验、研究生专业实验、教师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创新性实验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