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硕士点设在本校的教育部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专业代码:083020,专业名称:环境保护技术及装备。
本专业硕士点现有: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污染控制材料与应用、环境污染控制检测技术、环境保护装备四个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培养具备环境保护技术及装备领域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进行该领域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大专院所、工矿企业,从事教学、科研、环境保护技术及装备设计和管理工作。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流体力学》、《高等环境化学》、《污染控制原理》、《环境科学进展》、《过滤与分离》、《油液监测技术》、《工业废油处理与设备》、《污染生态学》、《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环保技术与设备》、《化工过程技术与设备》、《绿色设计与制造》等。
本硕士点部分知名学者、教授介绍:
张贤明,男,二级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再生油专家组专家,中国再生资源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全国分离机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长江学者计划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委直接联系专家。现任教育部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校理工学部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本二级学科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本学科专业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多项,研发230多种油处理产品,申报国家专利69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出版学术著作2本,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成果曾用于50和60周年国庆阅兵式,酒泉卫星发射等重大工程。现指导硕士生10人,博士后9人。主要研究方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环境保护装备、环保关键技术与设备等。
傅敏,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重庆工商大学学术带头人,重庆材料学会理事、重庆生态学会理事、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重庆化学化工学会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是《环境工程》杂志理事,《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Chemical Research》、《Chemistry of Materials》、《环境工程学报》和《化工环保》通讯评审专家。
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Physics》、《化学工程》、《环境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催化、污染控制材料研发等。
姜岩,男,40岁,教授,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后。致力于环境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及废旧润滑油、原油生物处理。
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别科研课题11项;在AEM,JHM,BEJ等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影子4,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60多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地方科技进步奖2项;成果应用推广1项。
陈彬,博士,副教授。2007年进入重庆工商大学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电气技术委员会委员,西南地区EDA/SOPC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流体动态特性及控制、油水分离技术与装备、在线监测与测试等。近年来主持和参加油处理技术领域的国家科技部研究项目、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攻关项目、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以及市教委项目等10余项,在学科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出版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以及研究生教材4部。
欧阳平,男,32岁,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Petroleum Science》及《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审稿人。
从事油品研究近十年,先后主研和主持国家、军队、重庆市科委/教委等近十项科研项目,以第1作者在《机械工程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Lubrication Science》、《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Trib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及重要会议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近五十篇。主要研究领域:废油资源化关键技术、摩擦润滑材料、油品应用及添加剂。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环保型润滑添加剂技术、废油净化技术及废渣油处理技术的研发。
近五年来,承担了各类纵横向课题300余项、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7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本专业为本校特色优势学科,在国内已形成鲜明地特色,在本领域具有领先的学术地位。前期成果已用于60周年国庆天安门阅兵式、驻港驻澳部队、中科院空间中心、秦山核电、酒泉卫星发射、台湾核电、三峡工程等20000多重大工程和50多个国家,如德国西门子、瑞典ABB、日本东芝、三菱、大金、比亚迪等公司,取得显著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专业现有教师29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18人,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市级学术带头人3人。通过教育部科研平台的建设,在西南地区拥有本领域最精良的研究手段,现有教学科研仪器1600万元,180多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