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文明办、党委宣传部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长理 > 正文

文明动态

研究生暑期非遗调研团走进“戏窝子”——感悟历史文化魅力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3日 作者: 点击:

712日,长沙理工大学成松柳教授、郑劭荣教授、王福雅教授,及调研团成员,来到辰河高腔的发源地浦市镇,探寻辰河戏传承与保护情况,力图为宣传、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尽一份力量。

(浦市镇万寿宫的辰溪高腔剧台)

浦市镇紧依沅江,田野广阔,是历代王朝屯兵储粮的重镇。作为辰河高腔的发源地,对于辰河高腔的保护做了许多努力。沿着沅水河畔,调研团一行来到万寿宫。始建于明初的这一古建筑,原是江西商会客馆,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年间遗存。辰河高腔的第一声,就是在万寿宫的戏台上唱响的。据悉,随着浦市古镇旅游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作为浦市九景之一的万寿宫也将迎来更多的游客。

(调研团与与当地辰河高腔戏团进行座谈)

稍作休息后,调研团辗转到辰溪县文广局,与当地辰河高腔戏团进行座谈,对该剧团的历史演变、班子运营和发展难题等情况进行了解。作为“戏窝子”的辰溪县,这里的辰河高腔剧团建团最早。近年来活跃在民间,但仍面临着从资金到传承人等多方面的困难。剧团成员张秀娥,家族五代都是辰河高腔艺人。其子从小学剧,如今到了成家年龄,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戏曲舞台,提起儿子她不禁潸然泪下。

实践团认为,作为湖南省濒危戏曲剧种之一,辰河高腔承载着湖南人民太多历史文化记忆和表演艺术智慧,已然成为湖南重要的文化编码。辰河高腔不仅需要抢救性保护,更要注重传承与创新,注入新活力,才能实现其文化艺术价值。/刘沛君、吴雨婷 图/伍佩桢 审/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