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张琳雅
性 别:女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 院: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班 级:应用化学专业1603班
主要任职:长理idea精英汇副会长、应化本科生党支部纪检委员、院科创平台技术部副部长、班级班长、团支书
参评类别:科技创新之星
专业学习:获校一等奖学金3次,平均绩点专业排名第一
个人荣誉:
国家级:
1.2019+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
2.2019+中国化工协会+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
3.2019+教育部+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立项(项目负责人)
省部级:
1.2019+湖南省教育厅+第十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2019+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
3.2019+湖南省教育厅+第五届湖南省化工设计竞赛三等奖
校级:
1. 2019+长沙理工大学团委+“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2. 2019+长沙理工大学+第九届大学生化学技能竞赛(化学化工组)二等奖
3. 2019+长沙理工大学+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4. 2018+长沙理工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5. 2019+长沙理工大学+优秀团员
6. 2019+长沙理工大学+三好学生
7. 2019+长沙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8. 2019+长沙理工大学+一等奖学金
9. 2018+长沙理工大学+一等奖学金
10.2017+长沙理工大学+优秀团员
11.2017+长沙理工大学+一等奖学金
12.2017+长沙理工大学+三好学生
潜心科研路,做新时代矢志不渝的奋斗者
立身以勤奋为先,立学以进取为本是张琳雅的人生信条。四年来,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勤奋学习、潜心钻研,学习成绩突出,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校期间共申请专利4个,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市级奖励4项,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目前,以专业第一成绩成为了中山大学推免研究生。
一、 刻苦钻研,用辛勤汗水浇灌梦想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立志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她求知若渴,大一下学期便开始加入项目组,并开始了她的第一个项目研究:劣化汽轮机油吸附材料的制备。这是她第一次接触科研项目,第一次感受到光靠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于专业研究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在导师和研究生学姐的带领下,她慢慢掌握了查阅文献、设计实验等课题研究的基本技能。
随着学习的深入,有时候完成一个实验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零散的课余时间已经不足以完成项目研究,于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实验,她开始利用每一个寒暑假留校做实验,这实验室一泡就是三年。
二、 学以致用,让科学研究落到实处
张琳雅始终把做“有用”的科研定为自己的目标,她坚信科研的意义在于能够服务社会。日常生活学习中,她喜欢关注社会热点。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关于湘江重金属离子污染和镉米危机的相关报道。她发现现在污水处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对污染土壤的处理研究尚少。土壤污染的问题迟迟不能得以解决,而我国是耕地资源及其匮乏的国家,土壤污染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阻碍。于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她开始针对湘江重金属离子污染现状对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的电化学修复展开研究。她自学电化学知识,从设计实验方案到实验操作,一路摸索。科研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电化学实验的重现性很差,有时候同一个实验做十次就可能有十个不同的结果。实验失败成为家常便饭,她迎难而上,在假期里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终她以第二发明人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带吸附剂的去除土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CN201910045881.1)
2017年的盛夏是她与杨梅结缘的那个夏天,她发现杨梅滞销给当地果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张琳雅的老家湖南怀化也是有名的杨梅产地之一,她深知杨梅对于当地的果农而言就是生活的全部。于是她联系了有多年农药研究经验的老师一同对杨梅保鲜剂展开研究,杨梅保鲜剂团队也就此成立。团队在导师的带领下对湖南靖州、浏阳等杨梅产地进行调研,了解到杨梅市场保鲜技术的需求并开始对杨梅保鲜剂展开研究,通过反反复复的实验终于研制出了最长保鲜时间可长达15天的杨梅保鲜剂。为了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一直宅在实验室的她决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她的产品,于是她带领团队积极参与科技类和创业类比赛,在比赛中荣获了挑战杯省级三等奖、互联网+校级三等奖等荣誉,杨梅保鲜剂项目也成功立项为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她在项目的研究中以第一发明人和第二发明人申请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杨梅保鲜剂(CN201910134884.2)
三、 执着追求,让科研精神生生不息
她深知,能够造福社会的科研成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无数人添砖加瓦的结果。于是她在学院的经验交流分享会上向大一的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和科研经历,带领他们一同感受专业和科研的魅力,遇到有想要加入项目组,进入实验室的学弟学妹,她都会第一时间帮他们联系老师,创造机会。此外,她还带领十余个学弟学妹成立项目组,指导他们如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科研路上少走弯路,成为他们科研路上的过来人和领路人,让科研精神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对她而言在科研之路上的探索永无止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四年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科研使命与担当,一路奋斗,一路感恩,一路收获。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她深知自己的科研之路才刚刚开始,在未来也将继续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激情照亮青春,让青春的梦想在科研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