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有学生3271人,其中团员2852人,团支部107个。自2016年获评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以来,学院再接再厉,硕果累累: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1个、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支、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奖励16项(含特等奖1项)、全国“创青春”创业大赛奖励4项、“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7项(含金奖1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66项(含一等奖6项)。先后获批立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网络文化精品建设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政研究项目、湖南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出版思政专著2部,获得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专著1部、湖南省思政理论课学习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各类竞赛评比奖励136项,2个集体(团队)获得省级以上表彰,丁丹老师获评2019湖南省“三下乡”优秀指导者。共青团工作的相关做法、成果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在线、红网、湖南经视、新湖南等主流媒体报道64次。
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学院高举团旗跟党走,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持续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凝聚起培养新时代新工科人才的青春力量。
一、增强先进性,提升组织力,让基层“强”起来
学院始终以“五化”标准抓组织力建设,巩固增强先进性。一是团支部设置标准化。设置83个班级团支部,3个学生社团团支部,实现团组织全覆盖全引领。二是团组织生活正常化。每年召开“双代会”,定期换届。从2003年起按照“基础+主题”模式开展思政教育,多年来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我与祖国同奋进”“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战‘疫’有我,做好自我”等主题团日,形成了“学院规划——团支部落实——微支部线上展示”的工作体系。各团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三是管理服务精细化。按规定做好考察入团、评优推优、团籍管理、团费收缴、关系接转等工作,我院团员学社衔接率、转出率均为100%,贫困团员资助率100%。四是工作制度体系化。团总支建立健全《电气学院QQ群、微信群管理办法》《电气学院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电气学院王牌班级评选办法》等工作制度7项。五是阵地建设的规范化。建设了团委学生会办公室、团体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新媒体工作室、宿舍团学活动室等工作阵地6间共计170m2。创新“智慧团建”,每班开通微信公众号,建设66个网络微支部,牢牢占领网络阵地。
二、增强政治性,提升引领力,让底色“亮”起来
学院团总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重要指示,旗帜鲜明地抓引领力建设,巩固增强政治性。一是红色党建文化引领青年。学院党委重视团的工作,配强团委书记,落实正科级待遇。实施“青马工程”,每年培训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学干部1100余人。实行“下班党员”制度,指导班级团支部工作。学院团总支积极推荐优秀团员入党,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岗位责任制,定岗定责,定期考核,在具体岗位上考察理想信念和工作能力。学院学生党员比例为9.45%,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菁菁校园党旗红》获评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专著。二是特色学院文化凝聚青年。常年开展“我们的榜样”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会、“职慧”心晴有约心理素质训练营、“电苑人文讲坛”、“我们的校友”系列报告会、“不要等到毕业后”等十余项系列活动,每项活动举办3-5期,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校友、企业高管来校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常年举办电苑星播客、模拟招聘大赛、逻辑思维大赛、我要当学霸、挑战演说家、迎新杯篮球赛、“E见倾新”迎新晚会等品牌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迎新晚会送书,毕业晚会送纪念册,累计邀请450多名校友、企业、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团学活动走心入脑,搭建起“校企家”联动育人平台。三是彩色媒体文化吸引青年。团总支于2016年建设“网络E家”微媒体工作室,运营“电光火时”“党员E家”“EIE就业”“E家之研”4个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原创文章15367篇,阅读量达286万人次,留言点赞量达16万余人次。各班级团支部打造“文化早餐”、“我的大学我来说”、“书香有约”“电苑•爱家”等线上主题活动,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热情参与。团总支每年举办微媒体表彰大会,表彰“十佳微支部”、“十佳通讯员”,构建新媒体矩阵,助推网络思政深入人心。“网络E家”微媒体工作室获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网络文化精品建设项目。
三、增强群众性,提升服务力,让育人“活”起来
学院团总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抓服务力建设,巩固增强群众性。一是抓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2014年起,校企联动共投入400多万元,组织暑期“三下乡”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学院学科专业,组建学生团队奔赴全国13个省(区、市),深入基层电力企业,开展电力文化体验、电力一线操作、红色文化考察等实践活动。六年来,累计派出40支实践队伍1196名学生,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52个,5次受邀在全国高校创业就业研讨会、国家电网电力人才就业论坛上交流。二是抓科技育人,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电子设计大赛、人工智能+竞赛等8项科技竞赛,每年1600余人次参赛。学院于2019年投入70余万元支持团委建设电工电子实训和人工智能2个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建成当年即实现1563人次进入平台实训。五年来,我院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6项,省级奖励136项,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从12%提升至26%。
四、凝聚青春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团总支负责全院3102名学生的健康打卡工作,建立健康台账,并成立战“疫”先锋队,共有33名青年团员奋战在家乡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从事值班值守、消毒作业、入户排查、指挥交通等工作。8名湖北籍学生党员组成“湖北学生临时党支部”,带领104名身居湖北的青年团员打好防控阻击战。由学生发明制造的“防疫机器人”投入使用,在学院教学楼和办公楼进行定期消毒和流动测量体温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他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客户端)、红网、新湖南、邵阳日报、长沙团市委、永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是共青团组织“三性”和“三力”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