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实验室依托长沙理工大学,于2013年5月被省科技厅批准“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实验室以湖南省工程车辆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为导向,密切关注车辆结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而带来的工程车辆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开展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检测技术、工程车辆结构与材料一体化优化方法、工程车辆机电液系统控制与可靠性技术等相关重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教授17人(含兼职),副教授10人,讲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5人。研究人员中拥有湖南省特聘芙蓉学者(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1人,湖湘学者教授2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7人。
近年来,本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纵横向科研项目和其它项目近200项,其中,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地厅级项目30余项,横向协作项目70余项,合同经费达4000余万元。本实验室获省部级奖4项,转让或被采用科研成果共1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近50项,软件著作近10项,较多的研究成果在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区及工程车辆领域得到应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本实验室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多年来,实验室与省内外多家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有效推动了我省工程机械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
研究方向一: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检测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1)碰撞吸能机理与防碰撞预警系统研究:分析工程车辆行驶特性,提出工程车辆结构碰撞与能量耗散分析所需的大规模计算理论和方法;分析大变形、大应变和弹塑性结构的吸能过程,建立碰撞能量吸收与耗散的动态模型,研究新型吸能结构;对工程车辆的行驶状况、驾驶员状态及车距进行实时监测,开展工程车辆防碰撞预警系统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开发相应的产品。(2)工程车辆翻车保护结构优化设计:建立适用于工程车辆翻车动态仿真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结合多刚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工程车辆整车翻车事故的虚拟试验技术;基于安全性和轻量化设计理念,开展支撑结构和变形诱导结构的多目标抗撞性优化设计研究;基于整车翻车事故虚拟试验,开展以人体损伤指标为评价准则的工程车辆翻车保护结构的性能分析。(3)工程车辆关键结构件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超声相控阵、非线性超声、声发射检测等现代无损检测方法及理论,设计开发自动检测集成设备,实现工程车辆关键结构件的制造缺陷、疲劳损伤等无损检测,以期提高汽车关键结构件的制造水平及服役安全。
研究方向二:工程车辆结构与材料一体化优化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1)工程车辆轻量化结构设计:研究工程车辆结构的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尺寸优化设计等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抗疲劳优化设计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应用于工程车辆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软件。(2)工程车辆结构与材料的一体化设计:将工程车辆结构的宏观布局设计和材料组分/微结构的精细设计有机结合,提出工程车辆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的新方法,实现结构与材料的最佳匹配。(3)工程车辆新材料的设计与研制:设计并研制工程车辆用耐高温耐磨高分子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轻质高强铝/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并争取实现其在工程车辆上的应用。
研究方向三:工程车辆机电液系统控制与可靠性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1)工程车辆机电液系统控制理论与仿真技术:针对工程车辆的机电液系统,以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为研究手段,研究工程车辆在机械、电气、液压多场耦合下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基于耳蜗基底膜仿生原理的液压系统流体脉动抑制方法,为机电液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建立理论基础。(2)工程车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工程车辆机电液系统状态信息处理、故障预警与在线实时诊断、远程维修服务等技术,提高故障诊断及维护的实时性与可靠性。(3)工程车辆可靠性理论与应用技术:分析工程车辆系统的失效模式,建立工程车辆的全寿命费用模型和多准则价值模型,为多准则决策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开展工程车辆可修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理论、整车虚拟试验、传动系统动态模拟试验及性能检测、关键零部件质量检测与可靠性应用技术的研究。
实验室主任:
荣见华
教授
联系人:胡宏伟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邮编:410114
电话:(0731)85258630
传真:(0731)85258630
E-mail:hu_hongwei@foxmail.com
车辆碰撞安全实验室
车辆电机控制与测试实验室
汽车逆向设计三坐标测量仪
关键结构件自动超声无损检测台
电封闭齿轮传动故障诊断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