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5月14日学术预告:长沙理工大学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1日 来源: 作者: HITS:

5月14日学术预告:张秋生:“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揭开并购动机到绩效的黑箱”

报告内容:“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揭开并购动机到绩效的黑箱”

报告人姓名:张秋生

报告人所在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报告人职称/职务及学术头衔: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22年5月14日下午14:00---18:00

线下会议地点:金盆岭校区7教212

报告人简介:

张秋生,福建永春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企业并购重组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铁道学会经济委员会主任,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和中国注册税务师资格,曾受聘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国家发改委价格咨询专家等。2001年起担任A股和H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2007年起被国务院国资委任命为多家中央企业外部董事,2008-2009年挂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副市长,2014年入选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

研究领域:企业并购重组,公司金融,产业组织

主持成果:中央企业海外并购重组研究、中国企业跨区域并购、资源流动和经济增长研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研究、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研究、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中建立铁路运输企业竞争机制的研究、国有企业兼并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影响的实证分析、水电投资的并购边界研究、战略并购中潜在协同效应研究、企业并购基础理论研究、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并购中的经济网络协同研究、战略并购中潜在协同效应研究等。编撰论文、著作80余篇。


5月14日学术预告:张金清: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系统性风险化解

报告内容: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系统性风险化解

报告人姓名:张金清

报告人所在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报告人职称/职务及学术头衔: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22年5月14日下午14:00---18:00

线下会议地点:金盆岭校区7教212

报告人简介:

张金清,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同时兼任上海金融学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金融风险管理、数理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行为金融等等。目前,已经在上述领域的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撰写专著和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社科与研究生教育创新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 20 余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近30项;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学术奖励10余项。


5月14日学术预告:卢现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价值、障碍与对策”

报告内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价值、障碍与对策”

报告人姓名:卢现祥

报告人所在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报告人职称/职务及学术头衔: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22年5月14日下午14:00---18:00

线下会议地点:金盆岭校区7教212

报告人简介:

卢现祥,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中国最早研究和引进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之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专家。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随笔集》,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普及奖。

研究领域: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和中国转型经济问题研究

主要成果: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杂志上发表与制度经济学有关的文章多篇。发表了近100篇理论随笔。专著和教材8部。其中,专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经济学三等奖。学术论文《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论我国市场化的"质"-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制度经济学思考》分别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家族式管理与资本积累》(发表于《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获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获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