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云影理评 > 正文

云影理评

最新资讯

云影理评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发布日期:2022-11-11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阐述“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了高度提炼,列举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强调,这些文化精髓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彰显了坚定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充满着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

这十个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多形成于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淬炼了几千年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华的集中表达。其中,“天下为公”出自《礼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与博大胸怀;“民为邦本”出自《尚书》,是中华传统政治思想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特质;“为政以德”出自《论语》,是中华传统德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历史常态与重要推动力;“任人唯贤”出自《尚书》,是中华民族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理念与用人标准;“天人合一”思想在儒、释、道诸家学说中都有体现,明确提出这一重要哲学思想的是宋代理学家张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可贵的民族特性,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讲信修睦”出自《礼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社会观、道德观;“亲仁善邻”出自《左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悠久传统。

这十个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存在于中国人民日常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审美形态乃至思维方式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和美好愿景,展现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闪耀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思想光辉。这十个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是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根”。习近平总书记对这十个方面文化精华的提炼与强调,明确回答了“两个结合”何以必须以及怎样结合等时代课题,极大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坚持“两个结合”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内涵,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作者 张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