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首页|后台管理|
院务公开|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沈阳工业大学体育部“十二五”体育学科建设规划

分享到:
2015年12月10日 00:00 来源:

1学科发展环境与现状:

1.1学科发展环境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国家体育教育一级学科,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学科覆盖面宽,作用巨大,直接关系到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本学科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确保本学科的重要建设地位,推动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做好该项工作,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人体科学、人文社会学等各二级学科蓬勃发展。纵观全国学科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建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大政方针、新校区的搬迁所带来的基础设施的保证、体育部师资、科研等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具备申办二级学科硕士点的能力,根据校学科学位建设处的指导意见,体育部学术委员会经过充分的讨论,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结合现在国内发展需求、凝练了三个学科方向,准备申报。
1.2
学科发展现状

    体育部学科建设规划现已完成,正处于实施落实阶段。
1.3
存在的不足
   
体育部学科建设存在不足之处:(1)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相对不足、不强。学科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后继乏人,学术梯队的年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善;(2)与外界的沟通、交流的渠道较少,获取学科先进信息少,亟需改善;(3)在现有的教师中没有博士生,亟待引进;(4)教师中缺少知名度较高的研究专家。

建设的基本原则

2. 1 通过体育学科的建设,形成学科优势及与当前形势配套的课程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 2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体育教学规律,体育课程的建设和体育教学改革,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 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2.3 学科建设要体现体育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里和教学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2.4 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变上。通过学科建设,逐步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2.5探索创一流教学和培养高水平教师新途径、新机制。使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型向教学的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
2.6
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和学位建设

3建设目标

    通过学科建设使我校体育课程逐步成为辽宁省高校公共体育精品课程,使体育学科的整体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在  十一五’期间得到很大提高。建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硕士点,申请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专业。

3.1学术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师德高尚、团结协作、教学效果优秀、拥有品牌教师的师资队伍。
   
学术队伍建设要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研究生和较高水平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经过3-5年的建设使体育部具有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占全体教师比例的50%,体育博士生达到2人,培养校级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23人,部里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年龄:年龄结构合理,逐步形成学术梯队。

3.2科学研究
   
加大力度改善科研条件,积极申请科研课题。以申请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加强学校体育、体质监测与管理、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科学研究。围绕这一方向,在今后3年内,体育部争取发表高水平论文50篇以上。国内核心期刊10篇以上;专著、编著和自编教材5部以上。完成国家课题1-2项,省级课题5项。

3.3人才培养
   
不断提高体育部整体的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积极培养体育骨干,以我校各运动代表队为龙头,培养各学院体育骨干,带动全校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高全校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用所学体育知识,指导自身的体育锻炼,养成终身的体育运动习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3.4学术声誉
   
提高我校体育学科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一批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体育运动技能和丰富文化知识的体育骨干生,使他们在将来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现工大体育特点,发挥重要作用,以提高工大体育的学术声誉。

4 建设内容
4.1学科基础建设
4.1.1
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应有师资培养计划,有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规划与措施,逐步形成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课程负责人要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一定的学术水平。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教学作风,对教学的内容、体系、方法和手段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形成团结协作、积极承担教学任务的良好工作状态。

   2)教学效果好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应全部承担主讲教学任务。青年教师首次承担教学任务要配备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担任指导,并严格实行学校的有关规定。

   3)要提倡课程组教师积极承担校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含教改课题),通过科研推动教学上水平,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或教研论文发表并获得有关的科研或教改成果。

4.1.2教材建设
    
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修改、完善自编的各类教材;建立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学生选用教材、教师参考书等系列教材;根据新大纲、新教材、新课时计划和新的教学设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堂;逐步建立具有工大体育特色教材体系。

4.1.3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永恒的课题。总结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使用更多现代教学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制定教学改革的规划和措施。

4.1.4教学指导文件和管理建设
   
教学文档要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依据学校制定的相关原则进行编写,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总结及理论试卷和分析报告等规范管理。

4.1.5网络建设
   
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环境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均放在网上,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并与教师交流。

4.1.6场地器材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的需要,满足同学们不断提高的体育健身需求,争取体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体育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保障体育实践教学的需求。在节约开支,保证教学的情况下,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4.2学科及学科方向建设
   
结合体育部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及教学科研实际,我们制定学科建设要在以下三个方向进行重点发展。

4.2.1体育教育训练学     
   
学科建设 学校体育学
   
项目负责人:杨秀琴,教授
   
项目主要成员:任恩忠,57,教授
   
  燕,48,副教授
    
林克强,43,副教授
   
杨振崴,38,副教授,硕士

1.建设背景、目前国内外现状及建设意义
    学校体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全民族体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是实施,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需要,给面向21世纪的高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快了步伐。在近年的教改实践中,沈阳工业大学的体育工作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创造了以人为本,建立和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我们的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沈阳工业大学体育研究的特点,研究的特色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为先导。二是解决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脱节的实际。三是继续创造一个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具有现代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和“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即“体育—锻炼—发展体力(体质强壮)—做功于物质生产—财富”,“体育娱乐—发展智力(身心健康)—作用于知识经济—财富”,“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人文教育”、“个性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把学习运动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作为全面育人的手段和载体。通过课内外体育教学与锻炼,用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四是研究的方向具有沈阳工业大学的学校体育特色。

    根据沈阳工业大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特色,其学术地位在沈阳工业大学体育中占主导和核心地位。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体育教学与科研并重,体现在学术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先导,二是研究方向与终身体育和社会发展密切相联,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服务,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三是创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和“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用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是体现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的学术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我们所研究领域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们研究是领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学校体育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体育课程与教学规律,全面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三对促进我国的学校体育发展有积极的促进和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教育意义。

2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2.1主要建设内容
    
结合当代体育教育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我校体育特点,我们确立了以下三个研究内容;一、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二、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三、“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和“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建设方案
    
根据当前国内学校教育学发展的现状,结合我校现有教师的队伍和科研能力的实际,我们把热衷体育教育学研究方面的教师分成三个小组,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当小组长,从事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并逐步充实年轻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进行该方面的研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由体育部学科组对其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该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建设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建设目标
   
学校体育学要在未来几年的研究中,使其三个方面的研究处于省内领先,个别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培养省内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一名,青年教师骨干2名,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其它各类刊物15篇。

可行性分析
  
体育部现有教师中,从事学校体育研究的师资实力雄厚。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对学校体育有多年的研究,个别教师已在省内高校具有较高的声望,现有著作1部,编著2部,论文20余篇,这都为这一方向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2体育教育训练学  
    
方向二: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
    
项目负责人:吕德忠,副教授
    
项目主要成员:韩文星,45,副教授,硕士
     
张绣波,43,副教授
    
陈一民,38,副教授,硕士

建设背景、目前国内外现状及建设意义
   
目前,我国在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方面的专门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研究在全国是一个创新。我校在辽宁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研究较早,在辽宁省处于龙头地位,在200511月我校通过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普通高校惯彻落实《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检查。给我的的工作给于肯定,并受到教育厅领导的好评。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一是紧迫性。改革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但还存在肥胖人数增多、心肺功能下降、体能素质下降等一些问题。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国民体质健康现状,制订有效发展对策是目前本研究方向的紧迫任务。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二是应用性。本研究方向所研究内容将全部应用到实践中,以进一步规范、完善、发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三是综合性。本研究方向所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管理学、统计学、机械设计制造、软件开发等多个研究领域。

    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相关论文而十余篇。本方向的研究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研究优势。其意义就在于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的需要;展并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体系。

2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主要建设内容:
   
①体质健康监测内容、方法、手段;②体质健康监测仪器设备;③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评价与分析;④体质健康测试软件开发设计;⑤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体质研究。

 建设方案
   
根据当前国内学校教育学发展的现状,结合我校现有教师的队伍和科研能力的实际,我们把热衷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的广大教师组成科学研究小组,较高科研能力的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当小组长,并逐步充实年轻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进行该方面的研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交流,由体育部学科组对其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该研究方向处于领先地位。

3建设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建设目标
   
学校体育学要在未来几年的研究中,使其三个方面的研究处于省内领先,个别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培养省内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一名,青年教师骨干2名,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它各类刊物20余篇,省级以上课题5项。

可行性分析
   
体育部现有教师中,从事学校体育研究的师资实力雄厚。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对学校体育有多年的研究,个别教师已在省内高校具有较高的声望,现有著作一部,编著2部,论文20余篇,这都为这一方向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相关论文而十余篇。本方向的研究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研究优势。

4.2.3  体育教育训练学
方向三: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与管理
项目负责人:鄢长安,副教授
项目主要成员:杨洪业,43,副教授,
王晓衡,45,副教授
徐向东,33,副教授,硕士

1建设背景、前国内外现状及建设意义
   
学校体育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喝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创办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自198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工作以来,高等学校积极开展运动训练,使高等学校运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工作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提出的目标未能全面实现;偏重于运动尖子训练或依赖于外力;课余训练衔接不完善等。其原因,指导思想偏差,管理体制不顺,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不符合学校教育喝运动训练的规律,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等。因此,我们从运动训练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高水平运动的建设与发展,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研究,必将会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广大体育学者及训练管理人员对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近几年CNKI电子期刊及相关文献查询,大部分研究涉猎运动训练影响因素、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可行性、运动队管理、运动员选材等理论论述与建议,缺乏系统分析与论证,缺乏深度指导,也不具有针对性。为此,本方向的研究人员,在长期从事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及竞技体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现状,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全面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方向,并在训练理论与训练方法上,进行长期深入、系统地研究,来填补国内空白。因此,本研究具有国内学术领先地位。

    17年来,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了学生竞技水平、培养了体育人才;制定了相应配套政策;增进了国内外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了体育学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随着高水平运动队数量与项目的增长,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急需有完善的理论及训练体系支撑。本研究方向引进国内外先进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不断改进现行的训练手段、方法,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和训练效益,使得我国高校把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作为学校特色的一个方面,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高校综合科研实力和资源优势,使得体育与教育相结合、训练与科研相结合,深入探讨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训练体系;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及课余训练探索新途径,对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深远意义。

2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主要建设内容
  
1)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与竞赛体制的研究;(3)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一体化的研究;(4)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模式的研究。
 
建设方案
   
根据当前国内学校教育学发展现状,结合我校现有教师的队伍和科研能力的实际,我们把热衷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与管理,组成科研小组,形成梯队,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当小组长,把具有多年运动管理和训练经验的教师充实到小组当中去,体育部学科组对其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该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
建设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建设目标
    
学校体育学要在未来几年的研究中,使其三个方面的研究处于省内领先,个别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培养省内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一名,青年教师骨干2名,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其它各类刊物15篇,编著1部。
可行性分析
   
体育部现有教师中,从事运动训练的教师实力雄厚。理论知识基础扎实,每位教师都有多年的训练经验,训练水平较高,在国内、省内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也受到了国内专家的好评,个别教师在国内已有较高的声誉,现有著作1部,编著1部,论文20余篇,这都为这一方向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1
组织落实
    
在体育学科建设中,成立以体育部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科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又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和各教研室责任及教授组成。领导小组负责体育部学科建设规划、管理与实施。 
5.2
综合配套措施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学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建设项目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建立一套与学科建设配套的保证措施是关键。为此,围绕学科建设整体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制定一套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是学科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5.2.1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普及工作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必然与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也与体育部的办学水平和信誉密切相关。因此加强理论的学习和普及工作,使部领导和教师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体育部工作的永恒主题,理解学校和部里抓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体育部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主体,必须对其教学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尤其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充分意识到在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

5.2.2建立体育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    

    体育部里成立由主任为组长、书记、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各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组成的监控小组,同时聘请专家听课督导

5.2.3建章立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办法和政策,形成有效的奖励与惩罚机制,目前正在修订以下制度和政策:关于实施教学监控的决定和办法、关于实行专家督导的决定和办法、关于教学质量与教师工作量、年终评优、教研室考核等方面挂钩的制度、部领导听课制度等。 

5.2.4加强教辅人员的专业培训    

    利用计算机和校园网处理数据,该项工作需要处理排课和成绩登录等数据,同时还要熟悉教务处的教学管理平台,所以对部教学秘书等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培训。

5.2.5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重要的教学导向作用,也隐含了管理层对教学质量问题的认识水平。通过对外省高校的学习,在合理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暂定为四大模块:教学、科研、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全体教师和教辅人员的研讨最后确立各模块的二级指标和分配权重。 

5.2.6坚持学生评教制度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由学生进行,考虑到教师对目前的评价方式有很多意见,所以建议把学生评价的权重定为40%,但是学生评教的原则和制度不变。应该肯定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评价是客观的、公正的。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小组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小组,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作为教学进程调节、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师排课和聘用的重要依据。

5.2.7规范教研室活动制度    

    根据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研室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至两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的讨论,互相交流经验,以老带轻,探索和完善导师制,保证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了使教研室活动落到实处,各教研室外要作到开学前有计划,学期中有落实、有记录,学期结束时有总结、有效果。

5.2.8教材建设保障措施

    完善教材建设工作机构,由部主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以及一些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教师共同组成。加强教材选用的指导和管理,大力提高选用教材的质量,严格执行《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加强有关主要教材的评价,质量评议,确保我部教材建设在质量和品种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优化配套方面要考虑优化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建设和必要的经费投入。在学科建设经费中给予教材建设以大力支持,为教材建设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文档附件:

上一条:体育学科体系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