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学校组织全校61个本科专业开展202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复审论证答辩。本次答辩分为三个组同步进行:工科一组涵盖石油、化工、土木、安全、数理等5个学院的21个专业,工科二组涵盖冶金、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等5个学院的22个专业,文科组涵盖管理、经济、外语、设计等4个学院的18个专业。每个分组均由4位具有丰富教学与管理经验的校内外专家组成,对各专业进行了专业指导。本次答辩旨在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确保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发展及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紧密契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答辩过程中,各学院领导及专业负责人围绕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学院领导重点阐述了各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专业间的联系与差异,并介绍了学院未来四年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方案。专业负责人详细汇报了上一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调研单位、专家及反馈意见的采纳情况,以及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与具体优化措施,包括培养目标优化、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优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及方案特色亮点等。专家们认真听取汇报,结合专业发展前沿、市场需求、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为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复审论证答辩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体现了学校对本科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产教融合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贯彻OBE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高素质人才。
